回答:路加福音记录的是马利亚的族谱,马太福音记录的是约瑟的族谱。
提问者:这个答案的问题是马太福音的族谱和路加福音的族谱最后都是约瑟。
回答:马太福音里族谱最后说:
“雅各生约瑟,就是马利亚的丈夫。那称为基督的耶稣,是从马利亚生的。”【马太福音 1:16】
路加福音里的族谱开始说:
“耶稣开头传道,年纪约有三十岁,依人看来,他是约瑟的儿子,约瑟是希里的儿子,”【路加福音 3:23】
那么约瑟的父亲是谁呢?是雅各,还是希里?约瑟是他的生父,希里是他的岳父,也被看作是他法律上的父亲。按照摩西律法,如果马利亚没有兄弟的话就更是这样。“你也要晓谕以色列人说,人若死了没有儿子,就要把他的产业归给他的女儿。”【民数记 27:8】在这种情形下,(希里的)女婿就被算作是他的儿子。
提问者:再者,犹太族谱几乎都是按父系算的。
回答:今天,犹太人按母系算他们的族谱。如果你的母亲是犹太人,那么你就被算作犹太人,但如果你父亲是犹太人,未必。而且如我在前面提到的,如果一个人只有女儿,那么他的遗传线不会被剪断,而由他女儿们的长子延续。耶稣是一个特殊的情形,(有多少犹太人没有血缘父亲呢?)所以,理出他血亲的族谱是重要的。
提问者:马太福音里的族谱记录在【马太福音 1:1-16】,路加福音记录在【路加福音 3:23-28】人们早就知道这两个记录互有出入。特别地,两个族谱在所罗门之后开始发散,然后在撒拉铁(所罗巴伯的父亲)又合在一起,而在所罗巴伯之后又发散,直到耶稣的父亲约瑟,才再次相合。
回答:撒拉铁可能是尼利的女婿,因此在【路加福音 3:27】里被称作尼利的儿子
提问者:注意到这也意味着所罗巴伯的族谱也有矛盾。马太福音说他是大卫的儿子所罗门的后裔,路加福音说他是大卫的另一个儿子拿单的后裔。因为所罗门和拿单是同父同母的兄弟(“大卫在耶路撒冷所生的儿子是示米亚,朔吧,拿单,所罗门。这四人是亚米利的女儿拔书亚生的。”【历代志上 3:5】)他们不可能都是罗巴伯的父系祖先。
回答:只需要一个前面提到的联姻就可以解释两个族谱的不同。就如马利亚和约瑟都有同一个父系祖先所罗巴伯,耶哥尼雅和所罗巴伯和尼利也有一个共同的父系祖先大卫。
提问者:事实上,两个族谱都是毫无意义的,因为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接下来都声称马利亚是从圣灵怀了孕,不是约瑟。
回答:耶稣在法律意义下是约瑟的儿子,在他的事奉里,甚至不信的人都者样称呼他。
提问者:因为马利亚可能是利未支派的(“当犹太王希律的时候,亚比雅班里有一个祭司,名叫撒迦利亚。他妻子是亚伦的后人,名叫以利沙伯。”【路加福音 1:5】),结合“况且你的亲戚以利沙伯,在年老的时候,也怀了男胎。就是那素来称为不生育的,现在有孕六个月了。”【路加福音 1:36】耶稣不可能是‘大卫的子孙’,而这是弥赛亚的必要条件:“‘论到基督,你们的意见如何?他是谁的子孙呢?’他们回答说:‘是大卫的子孙。’”【马太福音 22:42】
回答:谁说马利亚是利未支派的?她的亲戚以利沙伯是利未支派的,但那不意味着马利亚是利未支派的。别忘了,每个人除了有祖父祖母,还有外祖父外祖母。他们可以来自不同的支派。这只意味着,马利亚的祖父祖母不是以利沙伯的祖父祖母。马利亚的祖父祖母可以是以利沙伯的外祖父外祖母。
提问者:马太福音的族谱还有另外一个问题。马太福音包括了耶哥尼雅(“百姓被迁到巴比伦的时候,约西亚生耶哥尼雅和他的弟兄。”【马太福音 1:11】)尽管旧约里记着说,神诅咒他:“哥尼雅这人是被轻看,破坏的器皿吗?是无人喜爱的器皿吗?他和他的后裔为何被赶到不认识之地呢?地啊,地啊,地啊,当听耶和华的话。耶和华如此说:‘要写明这人算为无子,是平生不得亨通的。因为他后裔中再无一人得亨通,能坐在大卫的宝座上治理犹大。’”【耶利米书 22:28-30】
回答:耶利米书所使用的“无子”这个词在后面一句得到解释:“他后裔中再无一人得亨通,能坐在大卫的宝座上治理犹大。”按他的直系继承人,他的确是“算为无子”。
提问者:在记述耶稣的出生时,马太福音说约瑟和家人离开了伯利恒,逃往埃及,去躲避希律。路加福音却说去圣殿给孩子行割礼,办完了一切的事,就回加利利。
回答:作者们都只记述了某些事件,忽略了另一些事件。如果你把这两个叙述结合起来,就得到可能发生了什么:
提问者:三本对观福音一致记录说耶稣在受洗后立即去了旷野,在那里待了四十天。
“圣灵就把耶稣催到旷野里去。他在旷野四十天受撒但的试探,并与野兽同在一处,且有天使来伺候他。”【马可福音 1:12-13】
可是约翰福音却说耶稣在受洗后去了加利利,两天后又去了迦拿。
“约翰又作见证说:‘我曾看见圣灵,仿佛鸽子从天降下,住在他的身上。’……再次日,约翰同两个门徒站在那里。他见耶稣行走,就说:‘看哪,这是神的羔羊。’【约翰福音 1:32,35-36】
回答:马可福音常用“ευθυς”这个词来强调行动和紧迫感。虽然英文译本里把这个词译作“immediately”,但要当心从一个词得出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也就是说,“ευθυς”在原文的上下文和语言里的意思,可能会与两千年后翻译时所假定的意思有细微的不同。
提问者:事实上,约翰福音根本从来没有提到旷野里的试探。
回答:为什么一定要提呢?马太福音、马可福音和路加福音已经记录了这件事。
提问者:马太福音第八章记录了耶稣治愈罗马百夫长仆人的神迹。百夫长本人亲自去求耶稣医治。
“耶稣进了迦百农,有一个百夫长进前来,求他说:‘主啊,我的仆人害瘫痪病,躺在家里,甚是疼苦。’”【马太福音 8:5-6】
“耶稣对百夫长说:‘你回去吧。照你的信心,给你成全了。’那时,他的仆人就好了。”【马太福音 8:13】
在路加福音第七章与此平行的经文里,
“有一个百夫长所宝贵的仆人害病快要死了。百夫长风闻耶稣的事,就托犹太人的几个长老去求耶稣来救他的仆人。”【路加福音 7:2-3】
“那托来的人回到百夫长家里,看见仆人已经好了。”【路加福音 7:10】
在路加福音的叙述里,耶稣根本就没有见到百夫长。
回答:马太福音是以浓缩的方式写这件事的,似乎是在说百夫长亲自做了那些事,其实是他通过代理人做的。还有一种可能,就是百夫长先托几个朋友去,然而后来,因为焦虑不安,就亲自去见救主。
类似的例子有:
一、西庇太的妻子
她为她的两个儿子求耶稣。“那时,西庇太儿子的母亲同她两个儿子上前来拜耶稣,求他一件事。”【马太福音 20:20】
他们自己来求。“西庇太的儿子雅各、约翰进前来,对耶稣说:‘夫子,我们无论求你什么,愿你给我们做。’”【马可福音 10:35】
二、大卫
他杀了乌利亚。“你为什么藐视耶和华的命令,行他眼中看为恶的事呢?你借亚扪人的刀杀害赫人乌利亚,又娶了他的妻为妻。”【撒母耳记下 12:9】
亚扪人杀了乌利亚。“城里的人出来和约押打仗。大卫的仆人中有几个被杀的,赫人乌利亚也死了。”【撒母耳记下 11:17】
三、窑户的一块田
被祭司长买了。“祭司长拾起银钱来说:‘这是血价,不可放在库里。’他们商议,就用那银钱买了窑户的一块田,为要埋葬外乡人。”【马太福音 27:6-7】
犹大买了那块地。“这人用他作恶的工价买了一块田,以后身子仆倒,肚腹崩裂,肠子都流出来。”【马太福音 27:6-7】
提问者:在马太福音第八章里,耶稣在加大拉人的地方遇到两个被鬼附的人。他把鬼赶出来,这些鬼就进入猪群里。
“耶稣既渡到那边去,来到加大拉人的地方,就有两个被鬼附的人,从坟茔里出来迎着他,极其凶猛,甚至没有人能从那条路上经过。”【马太福音 8:28】
“耶稣说:‘去吧。’鬼就出来,进入猪群。全群忽然闯下山崖,投在海里淹死了。”【马太福音 8:32】
马可福音和路加福音都讲了同样这个故事,但只提到一个人,而且是在格拉森人的地方。
“他们来到海那边,格拉森人的地方。耶稣一下船,就有一个被污鬼附着的人,从坟茔里出来迎着他。”【马可福音 5:1-2】
“耶稣准了他们。污鬼就出来,进入猪里去。于是那群猪闯下山崖,投在海里,淹死了。猪的数目约有二千。”【马可福音 5:13】
虽然加大拉和格拉森都离加利利不远,它们不是同一个地方。加大拉在加利利海的东南方十公里处,格拉森则在约旦东边三十公里处,在死海与加利利海的中间。(《New Concise Bible Dictionary》第181和188页)。
回答:它们不需要是同一个地方,因为作者只是说大概的地理位置,可以是指加大拉和格拉森都在其中的那块地方。
提问者:三本对观福音记录了一个人们熟知的故事,耶稣使睚鲁的女儿死而复生。每个福音书里的叙述都基本上沿着大致相同的结构,但马太福音有微妙的不同。马可福音和路加福音说睚鲁的女儿快要死了。
“有一个管会堂的人,名叫睚鲁,来见耶稣,就俯伏在他脚前,再三地求他说:‘我的小女儿快要死了,求你去按手在她身上,使她痊愈,得以活了。’”【马可福音 5:22-23】
“有一个管会堂的,名叫睚鲁,来俯伏在耶稣脚前,求耶稣到他家里去。因他有一个独生女儿,约有十二岁,快要死了。耶稣去的时候,众人拥挤他。”【路加福音 8:41-42】
然而在马太福音的叙述里,睚鲁坚决地说他的女儿已经死了。
“耶稣说这话的时候,有一个管会堂的来拜他说:‘我女儿刚才死了,求你去按手在她身上,她就必活了。’”【马太福音 9:18】
还有进一步的细节凸显出这个矛盾。在马可福音和路加福音里,有人从管会堂的家里来告诉他他的女儿已经死了。
“还说话的时候,有人从管会堂的家里来说:‘你的女儿死了,何必还劳动先生呢?’”【马可福音 5:35】
“还说话的时候,有人从管会堂的家里来说:‘你的女儿死了,不要劳动夫子。’”【马可福音 8:49】
马太福音没有记录这件事,显然,因为那将与睚鲁说他的女儿已经死了矛盾。
回答:马太福音使用的动词是不定过去时,这并不意味着那是发生在过去的事件,意思可以是“在最后的死亡过程中”,这就解释了这个问题,意味着翻译不够准确。
提问者:在耶稣第一次差遣他的门徒出去的时候,他特别叮嘱他们说:
“腰袋里,不要带金银铜钱。行路不要带口袋,不要带两件褂子,也不要带鞋和拐杖。因为工人得饮食,是应当的。”【马太福音 10:9-10】
可是在马可福音平行的经文里,他命令门徒们带拐杖。
“并且嘱咐他们,行路的时候,不要带食物和口袋,腰袋里也不要带钱,除了拐杖以外,什么都不要带。”【马可福音 6:8】
回答:马太福音说的是不要为这次出行采购任何东西,而是:“去,就这样去。”如果他们当时有一个拐杖,他们可以带着。但如果没有,“不要去商铺买。”
提问者:按照马可福音,当法利赛人出来盘问耶稣,求他从天上显个神迹给他们看时,他说没有神迹给这世代看。
“法利赛人出来盘问耶稣,求他从天上显个神迹给他们看`,想要试探他。耶稣心里深深地叹息说:‘这世代为什么求神迹呢?我实在告诉你们,没有神迹给这世代看。’”【马可福音 8:11-12】
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重复了这个陈述,但加上了一个例外。
“当时有几个文士和法利赛人,对耶稣说:‘夫子,我们愿意你显个神迹给我们看。’耶稣回答说:‘一个邪恶淫乱的世代求看神迹,除了先知约拿的神迹以外,再没有神迹给他们看。’”【马太福音 12:38-39】
(另见“当众人聚集的时候,耶稣开讲说:‘这世代是一个邪恶的世代。他们求看神迹,除了约拿的神迹以外,再没有神迹给他们看。约拿怎样为尼尼微人成了神迹,人子也要照样为这世代的人成了神迹。’”【路加福音 11:29-30】)约拿的神迹,如耶稣接下来解释的那样,就是他的复活。因此,在马可福音里耶稣说没有神迹,而在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里却说至少有一个神迹。这个情况在约翰福音和使徒行传里就变得更复杂,两本书都声称耶稣行了许多神迹奇事
“耶稣在门徒面前,另外行了许多神迹,没有记在这书上。”【约翰福音 20:30】
“以色列人哪,请听我的话:神借着拿撒勒人耶稣,在你们中间施行异能、奇事、神迹,将他证明出来,这是你们自己知道的。”【使徒行传 2:22】
在上面每个例子里,“神迹”都译自同一希腊词“σημειον”。
回答:同一个词“神迹”有不同的内涵。
马可福音的那一段指的是法利赛人能认可的“神迹”,似乎耶稣还没有行足够的神迹。
我们可以在约翰福音看到这样一个例子,在耶稣才行了神迹,用五个大麦饼、两条鱼使约五千人吃饱后,众人居然说:“你行什么神迹,叫我们看见就信你。你到底做什么事呢?”【约翰福音 6:30b】好像耶稣没有在不久前才行了神迹。
在马太福音的那一段里,耶稣转换了“神迹”的意思,从使众人满意转到最终是合法的“神迹”,证明他是神的儿子,他从死里的复活。
【约翰福音 20:30】里,用“神迹”的涵意是在门徒们看来是神迹的事,这包括许多已经被“众人”拒绝承认是神迹的事。
提问者:在马太福音里,耶稣带着他的门徒上了一座山,他在那里变像,这事发生在他说了某句话的六天之后。
“‘我实在告诉你们,站在这里的,有人在没尝死味以前,必看见人子降临在他的国里。’过了六天,耶稣带着彼得、雅各,和雅各的兄弟约翰,暗暗地上了高山。就在他们面前变了形像。脸面明亮如日头,衣裳洁白如光。”【马太福音 16:28-17:2】
在路加福音里,耶稣说了同样的话,然后把他的们徒带到山上,但是在不同的时间之后。
“‘我实在告诉你们:站在这里的,有人在没尝死味以前,必看见神的国。’说了这话以后,约有八天,耶稣带着彼得、约翰、雅各上山去祷告。正祷告的时候,他的面貌就改变了,衣服洁白放光。忽然有摩西以利亚两个人,同耶稣说话。”【路加福音 9:27-29】
所以,马太福音说变像发生在耶稣说这话的六天之后,而路加福音说发生在八天之后。
回答:路加福音说:“约有八天”,这可以包括“两端”的两天,其中第一天和最后一天的一部分被看作是一整天。这在当时那里的文化里是普遍的共识,这也可以解释耶稣被钉十字架的日子的某些不一致。
提问者:马太福音,马可福音和路加福音都记录了耶稣在他事奉的末尾,他凯旋进入耶路撒冷后不久,洁净了圣殿。
“耶稣进了神的殿,赶出殿里一切作买卖的人,推倒兑换银钱之人的桌子,和卖鸽子之人的凳子。”【马太福音 21:12】
“他们来到耶路撒冷,耶稣进入圣殿,赶出殿里做买卖的人,推倒兑换银钱之人的桌子,和卖鸽子之人的凳子。”【马可福音 11:15】
“耶稣进了殿,赶出里头作买卖的人,”【路加福音 19:45】
然而按照约翰福音,耶稣是在他事奉的开始洁净的圣殿,远早于他骑着驴进入耶路撒冷。
“耶稣就拿绳子作成鞭子,把牛羊都赶出殿去,倒出兑换银钱之人的银钱,推翻他们的桌子。”【约翰福音 2:15】
回答: 约翰福音可能不是按着时间顺序说的。在约翰写约翰福音的时候,按时间顺序叙述的对观福音已经地位稳固,众所周知。所以,按时间顺序叙事不是他最关心的。
提问者:三本对观福音一致把最后的晚餐放在逾越节那一天。
“除酵节,须宰逾越羊羔的那一天到了。耶稣打发彼得、约翰说:‘你们去为我们预备逾越节的筵席,好叫我们吃。’……耶稣对他们说:‘我很愿意在受害以先,和你们吃这逾越节的筵席。’”【路加福音 22:7-8,15】
然而约翰福音记录说最后的晚餐发生在逾越节之前。
“逾越节以前,耶稣知道自己离世归父的时候到了。他既然爱世间属自己的人,就爱他们到底。吃晚饭的时候,(魔鬼已将卖耶稣的意思,放在西门的儿子加略人犹大心里),”【约翰福音 13:1-2】
“众人将耶稣从该亚法那里往衙门内解去。那时天还早,他们自己却不进衙门,恐怕染了污秽,不能吃逾越节的筵席。”【约翰福音 18:28】
回答:“逾越节的筵席”有时指整个逾越节(“从正月十四日晚上,直到二十一日晚上,你们要吃无酵饼。”【出埃及记 12:18】),有时也指以无酵饼开始的逾越节仪式(“要留到本月十四日,在黄昏的时候,以色列全会众把羊羔宰了。”【出埃及记 12:6】)。【约翰福音 13:1】并没有说“吃晚饭”是在逾越节以前,而是说在逾越节以前,“耶稣知道自己离世归父的时候到了”。“吃逾越节的筵席”可以指守逾越节,也可以指为逾越节的安息日,就是逾越节那一周的安息日做准备。
提问者:在耶稣受审时,马太福音记录说有两个人作假见证。
“虽有好些人来作假见证,总得不着实据。末后有两个人前来说:‘这个人曾说:“我能拆毁神的殿,三日内又建造起来。”’”【马太福音 26:60-61】
然而,按照约翰福音,耶稣的确说了这些话。
“耶稣回答说:‘你们拆毁这殿,我三日内要再建立起来。’”【约翰福音 2:19】
马太福音怎么能说这两个人“作假见证”,如果他们所说的按照约翰福音是真的?
回答:约翰福音说:“但耶稣这话是以他的身体为殿。”【约翰福音 2:21】而作假见证的人说他指的是建筑物。而且他们也篡改了他原话,他说的是:“你们拆毁这殿”,没有说:“我能拆毁神的殿”。他说:“我三日内要再建立起来。”正如他的复活那样。
提问者:在耶稣受审时,他声称他的教训是众人皆知的。
“耶稣回答说:‘我从来是明明地对世人说话。我常在会堂和殿里,就是犹太人聚集的地方,教训人。我在暗地里并没有说什么。’”【约翰福音 18:20】
然而其它福音书里却记着说耶稣有时暗暗地教他的门徒。马可福音说耶稣特意用比喻,不让听的人听懂他的话。
“无人的时候,跟随耶稣的人,和十二个门徒,问他这比喻的意思。耶稣对他们说,神国的奥秘,只叫你们知道,若是对外人讲,凡事就用比喻。叫他们看是看见,却不晓得。听是听见,却不明白。恐怕他们回转过来,就得赦免。”【马可福音 4:10-12】
回答:约翰福音指的是“没有说任何煽动性或违法的话”,这可以从上下文看出来。难道你以为“暗地里并没有说什么”的意思是若不在公开场合,他什么都不说吗?
提问者:按照马太福音、路加福音和约翰福音,在彼得三次不认耶稣后鸡就叫了。
“彼得就发咒起誓地说:‘我不认得那个人。’立时,鸡就叫了。”【马太福音 26:74】
“彼得说:‘你这个人,我不晓得你说的是什么。’正说话之间,鸡就叫了。”【路加福音 22:60】
“彼得又不承认,立时鸡就叫了。”【约翰福音 18:27】
这与耶稣在每本福音书里的预言相符。
“耶稣说:‘我实在告诉你,今夜鸡叫以先,你要三次不认我。’”【马太福音 26:34】
“耶稣说:‘彼得,我告诉你,今日鸡还没有叫,你要三次说不认得我。’”【路加福音 22:34】
“耶稣说:‘你愿意为我舍命吗?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鸡叫以先,你要三次不认我。’”【约翰福音 13:38】
可是马可福音却说,鸡叫了两次,第一次在彼得第一次不认主后,第二次在他第三次不认主之后。
“彼得却不承认,说:‘我不知道,也不明白你说的是什么。于是出来,到了前院。鸡就叫了。’”【马可福音 14:68】
“彼得就发咒起誓地说,我不认得你们说的这个人。立时鸡叫了第二遍。彼得想起耶稣对他所说的话,鸡叫两遍以先,你要三次不认我。思想起来,就哭了。”【马可福音 14:71-72】
在马可福音里,耶稣对彼得不认他的预言略有不同。
“耶稣对他说:‘我实在告诉你,就在今天夜里,鸡叫两遍以先,你要三次不认我。’”【马可福音 14:30】
这意味着耶稣在马太福音、路加福音和约翰福音里所说的预言是错误的,按照马可福音,鸡在彼得三次不认主之前的确叫了一次。
回答:鸡第一次可能叫了,只是其它三本福音书没有记录,而只有马可福音记录了。还有,似乎没有哪本福音书记录了彼得那天晚上所有的不认,他可能把同一句话重复了很多遍。
提问者:关于彼拉多究竟在十字架上的牌子写了什么,四本福音的记录都不完全相同。
“在他头以上安一个牌子,写着他的罪状,说:‘这是犹太人的王耶稣。’”【马太福音 27:37】
“在上面有他的罪状,写的是犹太人的王。”【马可福音 15:26】
“在耶稣以上有一个牌子(有古卷在此有“用希利尼、罗马、希伯来的文字”)写着:‘这是犹太人的王。’”【路加福音 23:38】
“彼拉多又用牌子写了一个名号,安在十字架上,写的是:‘犹太人的王,拿撒勒人耶稣。’”【约翰福音 19:19】
圣经的注释者们通常假定没有一位作者记录了全文,而全文应该是“这是拿撒勒人耶稣,犹太人的王”。虽然有这种可能,但这无法从文字里得到证实。没有一位福音作者表示他们只是记录了题词的一部分。
回答:他们只是记录了部分而不是全部。这种形式的写法被称为省略,在四本福音经常用到。他们在这里不需要说明他们只记录了一部分,因为他们只是形像地描述,这在那个文化里是很普遍的。
提问者:按照路加福音,耶稣的最后一句话是:“父啊,我将我的灵魂交在你手里。”
“耶稣大声喊着说:‘父啊,我将我的灵魂交在你手里。’说了这话,气就断了。”【路加福音 23:46】
按照约翰福音,耶稣最后的一句话是:“成了!”
“耶稣尝(原文作“受”)了那醋,就说:‘成了!’便低下头,将灵魂交付神了。”【约翰福音 19:30】
回答:这里的意思是,这些是他最后所说的话中的一部分。怀疑的人只是误解了这种写作方式。
提问者:马太福音记录说抹大拉的马利亚和那个马利亚是最先在耶稣复活后看到他的。
“安息日将尽,七日的头一日,天快亮的时候,抹大拉的马利亚和那个马利亚来看坟墓。”【马太福音 28:1】
“忽然,耶稣遇见她们,说:‘愿你们平安。’她们就上前抱住他的脚拜他。”【马太福音 28:9】
可是马可福音却说耶稣只向抹大拉的马利亚显现。
“在七日的第一日清早,耶稣复活了,就先向抹大拉的马利亚显现。耶稣从她身上曾赶出七个鬼。”【马可福音 16:9】
路加福音使这个问题更复杂。
“他们就立时起身,回耶路撒冷去,正遇见十一个使徒,和他们的同人,聚集在一处。说:‘主果然复活,已经现给西门看了。’”【路加福音 24:33-34】
约翰福音与马可福音一样说耶稣首先向抹大拉的马利亚单独显现。可约翰福音似与马可福音不符,记录说马利亚一个人去了坟墓。
“七日的第一日清早,天还黑的时候,抹大拉的马利亚来到坟墓那里,看见石头从坟墓挪开了。”【约翰福音 20:1】
“说了这话,就转过身来,看见耶稣站在那里,却不知道是耶稣。”【约翰福音 20:14】
注意到约翰福音说当时是天还黑的时候,可马太福音说当时是天快亮的时候。(当然“黑”是个相对的词。)
回答:每个作者都选择写在他看来是最重要的事,而忽略不是最重要的事。下面的总结来自罗宾逊著的《福音历史》第447-448页:
“七日的头一日大清早,曾经服事过耶稣妇女们,即抹大拉的马利亚、雅各的母亲马利亚、马利亚、约亚拿、撒罗米,还有与她们在一处的妇女,拿着香料去坟墓,想再给主的身体抹香料。她们彼此说:‘谁给我们把石头从墓门滚开呢?’当她们到达坟墓时,却见石头已经滚开了。因为之前地大震动,已经有主的使者从天上下来,把石头滚开,坐在上面。看守的人就因他吓得浑身乱战,甚至和死人一样。主已经复活了。妇女们不知到发生了什么,就很吃惊恐。她们进了坟墓,发现主的身体不见了,就很惊恐。这时,抹大拉的马利亚以为有人把耶稣的身体从坟墓里挪走了,就离开坟墓和其他妇女,就跑回去告诉彼得和约翰。(彼得和约翰那晚待在一处,却没有跟其他使徒在一起,应验了先知撒迦利亚说的预言:“万军之耶和华说:‘刀剑哪,应当兴起,攻击我的牧人和我的同伴。击打牧人,羊就分散;我必反手加在微小者的身上。’”【撒迦利亚书 13:7】)其他妇女留在坟墓,却见两个天使出现在那里,向她们宣告,耶稣已经从死里复活了,并以耶稣的名义告诉她们去告诉门徒们。在路上,耶稣遇见她们,她们就上前抱住他的脚拜他。耶稣再次让她们去告诉门徒;但门徒们觉得她们的话就像痴人说梦,不相信。于此同时,彼得和约翰跑到坟墓去,进去一看发现坟墓是空的;但约翰看到细麻布和耶稣的裹头巾整齐地放在那里,就信了;在他头脑里就生出了相信主已经复活的萌芽。两个门徒回自己的住处去了。抹大拉的马利亚跟着他们两人来到坟墓,却留在坟墓外面哭。耶稣向她显现,并让她去告诉他的门徒。”
提问者:最早的关于复活后的叙述可见于哥林多前书第十五章,进一步带来困惑。保罗说耶稣在复活后先显给彼得看(与路加福音一致),但根本没有提到那些妇女。
“并且显给矶法看,然后显给十二使徒看,后来一时显给五百多弟兄看,其中一大半到如今还在,却也有已经睡了的。以后显给雅各看。再显给众使徒看。”【哥林多前书 15:5-7】
回答:这些经文是真的。只是它们没有完整地叙述每个见到耶稣的人,这些经文也没有说是完整的叙述。
提问者:按照马太福音,犹大是上吊自杀。
“犹大就把那银钱丢在殿里,出去吊死了。”【马太福音 27:5】
可使徒行传说犹大扑倒在他的田里,肚腹崩裂而亡。
“这人用他作恶的工价买了一块田,以后身子仆倒,肚腹崩裂,肠子都流出来。”【使徒行传 1:18】
有些辩护者说,如果说犹大在他的田里上吊,几天后从绳子上滑下来,掉在地上,就可以调合这些事件。虽然这当然是可能的,但两本书都没有支持这个说法,这也不过是理论推测而已。
回答:为什么两个叙述不能都对呢?如果我们假定它们都是对的,那么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呢?比如,他可以在一个悬崖边吊死,后来绳子断了,他摔下来,“肚腹崩裂,肠子都流出来。”或类似的情形。
提问者:注意到这两个叙述在窑户的田地上相互矛盾。马太福音说法利赛人买了这块地。
“祭司长拾起银钱来说:‘这是血价,不可放在库里。’他们商议,就用那银钱买了窑户的一块田,为要埋葬外乡人。”【马太福音 27:6-7】
使徒行传却明确地说犹大买了这块地。
“这人用他作恶的工价买了一块田,以后身子仆倒,肚腹崩裂,肠子都流出来。”【使徒行传 1:18】
回答:他只是造成这块地的买卖。类似的说法可见于“因耶罗波安所犯的罪,又使以色列人陷在罪里,耶和华必将以色列人交给仇敌。”【列王记上 14:16】耶罗波安铸造了两个金牛犊,一只安在伯特利,一只安在但,使以色列人陷在罪里。
提问者:在我们面对两个关于犹大的死的叙述时,这些故事还有另一个出入。这个出入是关于这块田的命名。两个故事都记着这块地叫作“血田”,但却有不同的原因。马太福音说这样叫的原音是这块地是用血价买的。(“祭司长拾起银钱来说:‘这是血价,不可放在库里。’他们商议,就用那银钱买了窑户的一块田,为要埋葬外乡人。所以那块田直到今日还叫作‘血田’。”【马太福音 27:6-8】)可使徒行传却说是因为犹大在这块地上肚腹崩裂。(“这人用他作恶的工价买了一块田,以后身子仆倒,肚腹崩裂,肠子都流出来。住在耶路撒冷的众人都知道这事,所以按着他们那里的话,给那块田起名叫亚革大马,就是血田的意思。”【使徒行传 1:18-19】)
回答:不同的人因为不同的原因都把这块地叫“血田”,这有点巧合,但也并非不可能。比如施洗约翰的命名,他的父母很可能因为不同的原因都给他起名叫“约翰”。(见路加福音第一章。)
亚伯拉翰是因信称义还是因作工称义?
提问者:在雅各书里,我们读到亚伯拉罕称义是因为他要把儿子以撒献上为祭。
“我们的祖宗亚伯拉罕把他儿子以撒献在坛上,岂不是因行为称义吗?”【雅各书 2:21】
可保罗却明确地说亚伯拉罕称义不是因为作工。
“倘若亚伯拉罕是因行为称义,就有可夸的,只是在神面前并无可夸。经上说什么呢?说:‘亚伯拉罕信神,这就算为他的义。’……正如大卫称那在行为以外蒙神算为义的人是有福的。”【罗马书 4:2-3,6】
提问者:“这就应了先知耶利米的话,说:‘他们用那三十块钱,就是被估定之人的价钱,是以色列人中所估定的,买了窑户的一块田。这是照着主所吩咐我的。’”【马太福音 27:9-10】
然而,这个预言来自撒迦利亚书。
“我对他们说:‘你们若以为美,就给我工价,不然,就罢了。’于是他们给了三十块钱,作为我的工价。耶和华吩咐我说:‘要把众人所估定美好的价值,丢给窑户。’我便将这三十块钱,在耶和华的殿中丢给窑户了。”【撒迦利亚书 11:12-13】
回答:按照犹太作者们,耶利米书是先知书之首,被放在众先知书,包括撒迦利亚书,的第一本,因此说“耶利米”,他指的是先知书,其中就有他所引用的那句话。
另一个可能就是
提问者:“叫世上所流义人的血,都归到你们身上。从义人亚伯的血起,直到你们在殿和坛中间所杀的巴拉加的儿子撒迦利亚的血为止。”【马太福音 23:35】
耶稣说的那件事记录在历代志下。
“那时,神的灵感动祭司耶何耶大的儿子撒迦利亚,他就站在上面对民说,神如此说,你们为何干犯耶和华的诫命,以致不得亨通呢?因为你们离弃耶和华,所以他也离弃你们。众民同心谋害撒迦利亚,就照王的吩咐,在耶和华殿的院内用石头打死他。”【历代志下 24:20-21】
可是旧约记着说撒迦利亚是耶何耶大的儿子,不是巴拉加的儿子。巴拉加其实是另一位先知撒迦利亚的父亲,这位撒迦利亚出生在与他同名的那位撒迦利亚死后的几十年之后。
“大利乌王第二年八月,耶和华的话临到易多的孙子,比利家的儿子,先知撒迦利亚,说:”【撒迦利亚书 1:1】
当路加福音引用这件事时,耶稣没有说撒迦利亚父亲的名字。
“就是从亚伯的血起,直到被杀在坛和殿中间撒迦利亚的血为止。我实在告诉你们,这都要问在这世代的人身上。”【路加福音 11:51】
回答:耶稣说的不是【历代志下 24:20-21】里耶何耶大的儿子撒迦利亚。他似乎是在划定他们要为杀害从亚伯到撒迦利亚这样的义人负责的时间框架。但耶何耶大的儿子活在耶稣说这话时的大约870年前。耶稣所指的更可能是他说这话之前不久,或甚至之后的事件。有意思的是当时有一位巴鲁克的儿子撒迦利亚,在大约36之后(公元69年),也就是在耶路撒冷被毁前不久殉道,这记录在约瑟夫斯的《犹太战史》第四卷第五章第四节(http://penelope.uchicago.edu/josephus/war-4.html)。
提问者:“到了一座城,名叫拿撒勒,就住在那里。这是要应验先知所说,他将称为拿撒勒人的话了。”【马太福音 2:23】
在旧约里找不到这个预言。
回答:不是所有的预言都被写下来。有些只是在口头上传下来,比如这个情形。(注意他说:“这是要应验先知所说”,所以这未必是指旧约里的任何经文。
提问者:在马太福音第二十一章里,耶稣告诉他的门徒
“耶稣就打发两个门徒,对他们说:‘你们往对面村子里去,必看见一匹驴拴在那里,还有驴驹同在一处。你们解开,牵到我这里来。……这事成就,是要应验先知的话,说:‘要对锡安的居民(原文作“女子”)说:“看哪,你的王来到你这里,是温柔的,又骑着驴,就是骑着驴驹子。”’……牵了驴和驴驹来,把自己的衣服搭在上面,耶稣就骑上。”【马太福音 21:2,4-5,7】
事实上,马太福音所引的这个预言说的只有一只驴。
回答:马太福音的“一匹驴拴在那里,还有驴驹同在一处”其中“还有”译自希腊文“και”一词,这个词通常的意思是“和”,但这个词也有“并且”的意思。如果是这样的话,这句话的意思是,“一匹驴拴在那里,并且是匹驴驹”指的是同一只驴,正如撒迦利亚预言的那样:“锡安的民哪,应当大大喜乐!耶路撒冷的民哪,应当欢呼!看哪,你的王来到你这里,他是公义的,并且施行拯救,谦谦和和地骑着驴,就是骑着驴的驹子。”【撒迦利亚书 9:9】
提问者:“说:‘必有童女,怀孕生子,人要称他的名为以马内利。’(“以马内利”翻出来,就是“神与我们同在”。)”【马太福音 1:23】
马太福音所引的旧约经文是【以赛亚书 7:14】,这节经文所用的不是希伯来文里的“童女”,而是希伯来文“המלע”一词,这个词的意思就是年轻女子,但并不一定是处女。希伯来文中“童女”一词是“בתולה”,这个词用在【以赛亚书 62:5】里。马太福音沿用了圣经的希腊文译本《七十士本》的错误,错误地翻译了“המלע”。
回答:的确“עלמה”有一个更为广泛的意义“年轻女子”。然而“童女”是其中的一部分。所以,“עלמה”可以指一个童女。我们应该从这个预言推断出这样的意思。这个预言如下:
“因此,主自己要给你们一个兆头,必有童女怀孕生子,给他起名叫以马内利(就是“神与我们同在”的意思)。”【以赛亚书 7:14】
如果一个不是童女的年轻女子怀孕生子,能被看作是一个神迹,一个兆头吗?显然,(对于那些有耳的人来说)他指的的确是那些仍是童女的年轻女子。所以马太福音准确地翻译了原文的意思。
提问者:还有就是这个所谓的预言在它自己的上下文中就有一个当时的应用。以赛亚用一位他和亚哈斯王都知道的,年轻,怀孕的女子作为兆头。他预言说在这个孩子还不晓得弃恶择善之先,亚述和以色列都将被击败。因此以赛亚把他这个预言应验的时间限在八年之内。文中没有说明这个预言还有一个将来的应验。
回答:许多预言都有双重意义和双重应验,因为旧约中的许多事件其实都是新约事件的影子,如希伯来书所说的那样。在以赛亚的时候,这个预言被部分地应验,但不是神迹,而是后来的事情的前兆。就像以利亚是施洗约翰的先行者一样。
提问者:最后,耶稣的父母或其他人从来没有把耶稣叫作“以马内利”。
回答:但这指的是他文字名称,这只是这个人的一个影子,或指的是其实质意义“神与我们同在”,这正是他实质上所代表的。
提问者:在使徒行传第七章里,司提反说亚伯拉罕是在他父亲他拉死了以后离开哈兰。
“他就离开迦勒底人之地住在哈兰。他父亲死了以后,神使他从那里搬到你们现在所住之地。”【使徒行传 7:4】
按照创世纪,他拉在大约七十岁时生了亚伯拉罕。
“他拉活到七十岁,生了亚伯兰、拿鹤、哈兰。”【创世纪 11:26】
亚伯拉罕照着耶和华的吩咐离开哈兰的时候是七十五岁。
“亚伯兰就照着耶和华的吩咐去了;罗得也和他同去。亚伯兰出哈兰的时候,年七十五岁。”【创世纪 12:4】
这就意味着他拉在亚伯拉罕离开哈兰的时候最多有一百四十五岁。可是创世纪说他拉活得比那久。
“他拉共活了二百零五岁,就死在哈兰。”【创世纪 11:32】
所以按照创世纪,他拉在亚伯拉罕离开哈兰后至少活了六十年。司提反(或使徒行传的作者)也许因为创世纪在记录了亚伯拉罕离开哈兰之前记录了他拉的死,所以错误地以为他拉在亚伯拉罕离开时已经死了,却没有检查数字。
回答:【创世纪 11:26】虽然首先提到亚伯拉罕,但这也许是因为他在神学上的重要性。就如虽然亚伦更年长,但摩西的名字通常被列在亚伦之前。所以亚伯拉罕也许是最小的儿子,在他出生时他拉已经有一百三十岁了。如果是这样的话,亚伯拉罕离开哈兰的时候是七十五岁。他的父亲不久前过世,享年二百零五岁。
然而有些犹太释经者认为,在亚伯拉离开了哈兰后,他父亲其实还活了六十多年。如果这个理论成立的话,司提反只是沿用了当时被普遍接受,但不准确的时间表,说亚伯拉罕在他父亲死前就离开了哈兰。
提问者:按照司提反在使徒行传里的布道,约瑟和雅各被葬在示剑。
“于是雅各下了埃及,后来他和我们的祖宗都死在那里。又被带到示剑,葬于亚伯拉罕在示剑用银子从哈抹子孙买来的坟墓里。”【使徒行传 7:15-16】
然而,事实上只有约瑟和他的后裔被葬在示剑,而雅各则与他的先父们一道被葬在幔利附近的麦比拉。
“把他搬到迦南地,葬在幔利前,麦比拉田间的洞里。那洞和田是亚伯拉罕向赫人以弗仑买来为业,作坟地的。”【创世纪 50:13】
回答:谁说这些不是同一个地方,只是有不同的名称呢?
提问者:还有,从哈抹子孙买这块地的是雅各,不是亚伯拉罕。
“以色列人从埃及所带来约瑟的骸骨,葬埋在示剑,就是在雅各从前用一百块银子向示剑的父亲,哈抹的子孙所买的那块地里。这就作了约瑟子孙的产业。”【约书亚记 24:32】
看来司提反(或,更可能是使徒行传的作者)把这两件事给搞混了,错误地说是亚伯拉罕买了这块地。雅各买示剑的这块地被记在【创世纪 33:19】。
“就用一百块银子向示剑的父亲,哈抹的子孙买了支帐棚的那块地,”【创世纪 33:19】
当时亚伯拉罕已经死了(【创世纪 25:8】),因此不可能买那块地。
提问者:在给哥林多人的信里,保罗称神不制造混乱。
“因为神不是叫人混乱,乃是叫人安静。”【哥林多前书 14:33】
这句话的上下文是说方言,也就是一门外语,或不曾知晓的语言。然而,旧约在说到有关巴别塔的神话时说,神的确制造了混乱。
“因为耶和华在那里变乱天下人的言语,使众人分散在全地上,所以那城名叫巴别(就是“变乱”的意思)。”【创世纪 11:9】
这一段含有一个文字游戏。“巴别”在巴比伦语里的意思是“神的门”,而在闪语里的意思是“变乱”。
回答:【哥林多前书 14:33】的意思是这种混乱的最终原因不是神,而是罪,这也是【创世纪 11:9】所要说的。神使人说不同的语言,但那是这个混乱的原因吗?不是。原因是他们的罪。所以,虽然神使事情发生,但神不是恶的作者。
提问者:【约翰福音 1:18】强调说,从来没有人看见神。
“从来没有人看见神,只有在父怀里的独生子将他表明出来。”【约翰福音 1:18】
后来在约翰福音里,耶稣更明确地说:
“差我来的父也为我作过见证。你们从来没有听见他的声音,也没有看见他的形像。”【约翰福音 5:37】
旧约描述了看见神的可怕后果。
“又说:‘你不能看见我的面,因为人见我的面不能存活。’”【出埃及记 33:20】
然而在这一章的前面部分,出埃及记自相矛盾(也与约翰福音矛盾),说摩西的确见到了神的面。
“耶和华与摩西面对面说话,好像人与朋友说话一般。”【出埃及记 33:11a】
回答:【出埃及记 33:11】只是一个表达,并不意味着按字面理解。它只是说神直接与摩西说话,摩西可以与神对话,就像朋友一样。
提问者:摩西好像不是唯一一个有这个特权的人。
“当乌西雅王崩的那年,我见主坐在高高的宝座上。他的衣裳垂下,遮满圣殿。”【以赛亚书 6:1】
“我从前风闻有你,现在亲眼看见你。”【约伯记 42:5】
回答:在约伯的情形,“亲眼看见”同样只是形象的比喻。你看出来了吗?“看见”一词常用来表示“感知,明白”,而不一定是在物质世界里看到。
以赛亚所看到的是异象,也不是在物质世界里看到。
提问者:按照旧约,亚伯拉罕在生以撒时已经有了一个儿子以实玛利。
“后来夏甲给亚伯兰生了一个儿子,亚伯兰给他起名叫以实玛利。”【创世纪 16:15】
“亚伯拉罕给撒拉所生的儿子起名叫以撒。”【创世纪 21:3】
可是希伯来书却说以撒是亚伯拉罕独生的儿子。
“亚伯拉罕因着信,被试验的时候,就把以撒献上。这便是那欢喜领受应许的将自己独生的儿子献上。”【希伯来书 11:17】
这里“独生子”在希腊原文里是“μονογενης”,这个词还用在约翰福音里。比如:“从来没有人看见神,只有在父怀里的独生子将他表明出来。”【约翰福音 1:18】“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约翰福音 3:16】所以,如果把【希伯来书 11:17】里的这个词重新解释成允许不只一个,这个解释也适用于基督。
回答:“独生子”这个词在当时很常用,不但在以色列,而且还可以追溯到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指的是有特殊地位的儿子。当时大家都明白这不是指唯一的儿子,而是指这个儿子有优越的地位。
神的确有很多儿子,但只有一个“独生子”。
“因为凡被神的灵引导的,都是神的儿子。”【罗马书 8:14】
“所以,你们因信基督耶稣,都是神的儿子。”【加拉太书 3:26】
所以,实质上“基督徒”是基督的弟兄。
“因那使人成圣的和那些得以成圣的都是出于一,所以他称他们为弟兄,也不以为耻,”【希伯来书 2:11】
虽然只是领养的,因此与基督的性质不同。
“你们所受的不是奴仆的心,仍旧害怕;所受的乃是儿子的心,因此我们呼叫:‘阿爸,父!’”【罗马书 8:15】
提问者:耶稣在与尼哥底母的对话中说在他之前没有人升过天。
“除了从天降下,仍旧在天的人子,没有人升过天。”【约翰福音 3:13】
可是旧约记着说以利亚乘旋风升天。
“他们正走着说话,忽有火车火马将二人隔开,以利亚就乘旋风升天去了。”【列王记下 2:11】
旧约(和新约)似乎也暗示以诺被直接接上天,虽然没有明确地这样说。“以诺与神同行,神将他取去,他就不在世了。”【创世纪 5:24】“以诺因着信被接去,不至于见死,人也找不着他,因为神已经把他接去了。只是他被接去以先,已经得了神喜悦他的明证。”【希伯来书 11:5】
回答:在【约翰福音 3:13】里,耶稣为了阐述他的权威,基本上是在说:“没有人可以像我这样以亲身经历的知识从天降下,没有人升上天去,把消息带回来。”所以我们在说到世界未来的秘密时,会很自然地说:“没有人去过那里,告诉我们关于那里的信息。”在这样说的时候,我们不否认有人其实进入了永恒的世界,而只是说,没有人去了那里,然后又回来告诉我们那里的秘密。
提问者:在给亚基帕王讲道时,保罗称耶稣是第一个从死里复活的。
“就是基督必须受害,并且因从死里复活,要首先把光明的道传给百姓和外邦人。”【使徒行传 26:23】
在他给哥林多人的第一封信里,保罗又重复了这一点。
“但基督已经从死里复活,成为睡了之人初熟的果子。”【哥林多前书 15:20】
然而,保罗在当时似乎不了解旧约历史。旧约里记着好几件人从死里复活的事情。
在列王记上第十七章里,以利亚就在撒勒法使一个男孩复活。
“就求告耶和华说:‘耶和华我的神啊,我寄居在这寡妇的家里,你就降祸与她,使她的儿子死了吗?’以利亚三次伏在孩子的身上,求告耶和华说:‘耶和华我的神啊,求你使这孩子的灵魂仍入他的身体。’耶和华应允以利亚的话,孩子的灵魂仍入他的身体,他就活了。”【列王记上 17:20-22】
列王记下还记着另一个无意间使死人复活的事。
“有人正葬死人,忽然看见一群人,就把死人抛在以利沙的坟墓里,一碰着以利沙的骸骨,死人就复活,站起来了。”【列王记下 13:21】
在新约里,也记着几个在耶稣之前复活的事。比如,马可福音第五章记录了耶稣自己使一个女孩复活。当然,约翰还记录了耶稣使拉撒路在他已经死了四天后复活。
“说了这话,就大声呼叫说:‘拉撒路出来!’那死人就出来了,手脚裹着布,脸上包着手巾。耶稣对他们说:‘解开,叫他走。’”【约翰福音 11:43-44】
回答:的确,他不是历史上从死里复活的第一人。他是在罪得赦免,与神和好后第一个从死里复活的。可以说,他是在以他的复活开始的教会时代第一个从死里复活的。
还有,他是第一个复活后不会再死的。其他所有复活了的人后来又都死了。
提问者:希伯来书第十章里,作者在论证耶稣为人类的罪将自己献上为祭时引用了诗篇。
“所以,基督到世上来的时候就说:‘神啊,祭物和礼物是你不愿意的,你曾给我预备了身体;燔祭和赎罪祭是你不喜欢的。那时我说:“神啊,我来了,为要照你的旨意行;我的事在经卷上已经记载了。”’”【希伯来书 10:5-7】
问题是诗篇里这节经文与所引的不同。
“祭物和礼物,你不喜悦。你已经开通我的耳朵。燔祭和赎罪祭,非你所要。那时我说,看哪,我来了。我的事在经卷上已经记载了。我的神啊,我乐意照你的旨意行。你的律法在我心里。”【诗篇 40:6-8】
注意到关键短语“……你曾给我预备了身体……”没有出现在【诗篇 40:6】里。而希伯来书的作者在他的论证中需要这个短语。
“我们凭这旨意,靠耶稣基督只一次献上他的身体,就得以成圣。”【希伯来书 10:10】
【希伯来书 10:5】所引用的来自《七十士本》,这是旧约的希腊文译本。这就提出了一个令人不安的关于文字准确性的问题。如果希伯来文圣经准确的话,那么希伯来书第十章里的这个论证就不成立;如果七十士本准确的话,就对整个希伯来文旧约的准确性投下了阴影。
回答:他所引的是七十士本,这是在当时连不信的犹太人都接受的旧约希腊文译本。但希伯来文版本中也有同样的意思。所强调的是顺从而不是献祭。而且对于基督来说,顺服以至于死才是可被接受的祭,只是絮节不能使人称义。这是希伯来书的主题,犹太人的献祭系统只是将来美事的影儿,不能使人称义。
提问者:马可福音开始时引用了旧约来介绍施洗约翰。
“正如先知以赛亚书上记着说(有古卷无“以赛亚”三字):‘看哪,我要差遣我的使者在你前面,预备道路。’”【马可福音 1:2】
其实,这句话来自玛拉基书,不是以赛亚书。
“万军之耶和华说,我要差遣我的使者,在我前面预备道路。你们所寻求的主,必忽然进入他的殿。立约的使者,就是你们所仰慕的,快要来到。”【玛拉基书 3:1】
抄写新约的古代文士似乎知晓这个问题,因为有些后来的希腊文稿去掉了“以赛亚”几个字,而只是说“先知书”,比如钦定译本的这一节是:“As it is written in the prophets, Behold, I send my messenger before thy face, which shall prepare thy way before thee.”
回答:以赛亚的确作了这样一个预言:“有人声喊着说:‘在旷野预备耶和华的路(或作“在旷野,有人声喊着说:当预备耶和华的路”),在沙漠地修平我们神的道。’”【以赛亚书 40:3】后来玛拉基又得到启示,重复了这个预言。
提问者:耶稣在回应别人指控他亵渎安息日时,提到旧约里大卫的一件事:
“耶稣对他们说:‘经上记着大卫和跟从他的人缺乏饥饿之时所做的事,你们没有念过吗?他当亚比亚他作大祭司的时候,怎么进了神的殿,吃了陈设饼,又给跟从他的人吃。这饼除了祭司以外,人都不可吃。’”【马可福音 2:25-26】
这件事记录在撒母耳记上第二十一章里。可是,这个故事说祭司是亚希米勒,而不是亚比亚他。
“大卫到了挪伯祭司亚希米勒那里,亚希米勒战战兢兢地出来迎接他,问他说,你为什么独自来,没有人跟随呢?……祭司就拿圣饼给他。因为在那里没有别样饼,只有更换新饼,从耶和华面前撤下来的陈设饼。”【撒母耳记上 21:1,6】
事实上,亚比亚他是亚希米勒的儿子,在这件事后,提到他做了祭司。
“亚希突的儿子亚希米勒有一个儿子,名叫亚比亚他,逃到大卫那里。”【撒母耳记上 22:20】
回答:“亚比亚他作大祭司的时候”表达的只是亚比亚他充当他父亲的代理人或替身。或者,因为亚比亚他与大卫王的长期交往,比他的父亲更有名,虽然他当时还不是大祭司,他的名字在此用来作为一种历史的预期。
提问者:马太福音记录说:“希律见自己被博士愚弄,就大大发怒,差人将伯利恒城里,并四境所有的男孩,照着他向博士仔细查问的时候,凡两岁以里的,都杀尽了。”【马太福音 2:16】在世俗历史中没有记载这件事。犹太学者约瑟夫斯在他的《犹太古史》中记录了希律的很长一段历史和他所犯的罪。但耶路撒冷屠杀这件事却不在其中。
回答:是的,约翰福音也记录了很多耶稣所做的事没有记录在马太福音、马可福音或路加福音中。大多数历史学家都没有提供完整全面的历史记录,历史书大多是不完整。
提问者:马太福音把耶稣的诞生放在伯利恒,希律还在做王的时候。
“当希律王的时候,耶稣生在犹太的伯利恒。有几个博士从东方来到耶路撒冷,说:”【马太福音 2:1】
马太福音接下来记录了约瑟带着马利亚和耶稣逃到埃及,待在那里直到希律死去。他还说当他们从埃及回来时,希律的儿子亚基老已接替他父亲作了犹太王。
“希律死了以后,有主的使者,在埃及向约瑟梦中显现,说:”【马太福音 2:19】
“只因听见亚基老接着他父亲希律作了犹太王,就怕往那里去。又在梦中被主指示,便往加利利境内去了。”【马太福音 2:22】
与约瑟夫斯所记述的犹太历史作比较,可以推算出耶稣的出生日期。约瑟夫斯记录到希律在一个月蚀后死去,这发生在公元前4年(犹太古史第十七卷第六章第四节)。那么,按照马太福音,耶稣大致出生于公元3年或4年,亚基老在希律死后接替他作犹太王的时候。
犹太古史第十七卷第八章第一节“希律本来想让安提帕接替他的王位,但他在改变主意后就修改了他的遗嘱,让安提帕作加利利和比利亚分封的王,把王位交给亚基老……在他做了这些事后,他就死了……”
然而路加福音把耶稣的诞生放在另一段时间里。根据路加福音第二章,耶稣出生在居里扭作叙利亚巡抚期间,头一次行报名上册的时候。
“当那些日子,该撒亚古士督有旨意下来,叫天下人民都报名上册。这是居里扭作叙利亚巡抚的时候,头一次行报名上册的事。”【路加福音 2:1-2】
约瑟夫斯也记录了这个叫天下人民都报名上册的事,但这件事发生在希律死了很多年之后。约瑟夫斯记着说亚基老做了十年王后被放逐,居里扭在这个时候被任命为叙利亚巡抚,收拾亚基老的烂摊子。
犹太古史第十七卷第十三章第二节“但在亚基老作王的第十年,他的兄弟和犹太及撒玛利亚的重要人物都无法忍受他的野蛮和强横,向该撒告发他……该撒在听到这些控告后很愤怒……把他放逐到高卢的维也纳城,并没收了他的财产。”
犹太古史第十七卷第十三章第五节“……亚基老的国家就交由叙利亚省管辖;居里扭被该撒派往叙利亚统计叙利亚受这个决定影响的百性,变卖亚基老的房产。”
约瑟夫斯接着记录了居里扭这时在犹太地让百姓报名上册的事。
犹太古史第十八卷第一章第一节“这时居里扭,一个罗马的议员……受该撒的派遣,与其他几人一起来到叙利亚……统计他们辖区的人口……居里扭自己来到这时已归叙利亚省管辖的犹太,让百姓报名上册,处理亚基老的财产;犹太人虽然开始很恨恶交税,但没有继续反抗……”
因为亚基老在希律死后统治了十年,那么百姓报名上册的事就应该在公元六或七年。马太福音说耶稣是在希律还活着的时候出生的,不迟于公元前三或四年。路加福音说耶稣出生在居里扭作叙利亚巡抚,头一次行报名上册的时候,这发生在希律死了至少十年之后。
有人提出路加福音指的是一个在此之前的报名上册,【路加福音 2:2】应该被译作:“在居里扭作叙利亚巡抚之前的头一次行报名上册……”。但这样就有几个问题。首先,这让【路加福音 2:2】简单的意思变得牵强。再者,如果是这样的话,【路加福音 2:2】就不能与约瑟夫斯所记录吻合,因为约瑟夫斯没有记录在此之前有过报名上册的事,并且似乎暗示这事实上是罗马人第一次在犹太征税。
耶稣在私下教了没有?
鸡叫了几遍?
耶稣的十字架上写的是什么?
耶稣临死前最后说了什么?
谁在耶稣复活后最先看到了他?
犹大是怎么死的?
马太福音错误地把撒迦利亚说的预言说成是耶利米说的预言
马太福音把旧约里的两个人物搞混了
马太福音说到一个不知从哪来的预言
马太福音误解了旧约的预言
马太福音误用了旧约的经文
他拉是什么时候死的?
雅各葬在哪里?
神制造混乱吗?
神可以被看见吗?
亚伯拉罕有几个儿子?
耶稣是第一个升天的吗?
耶稣是从死里首先复活的吗?
希伯来书错引诗篇
马可福音错把一个预言归于另一个人
亚比亚和亚希米勒
希律杀幼童这件事没有圣经之外的支持
耶稣是什么时候诞生的?
回答:可是这些所谓的“问题”能够否认这样一个解释吗?
提问者:马太没有在他关于圣诞的记述里提到报名上册的事。他的故事始于伯利恒,耶稣已经在那里出生了。
回答:是的,约翰福音以耶稣的事奉开始,那么是不是因为他没有记录耶稣的出生,就意味着约翰认为耶稣从来就没有出生?
提问者:事实上,罗马人居里扭叫天下人民都报名上册一定是第一次。在此之前,叙利亚都在希律和他家的统治之下。直到亚基老被放逐,叙利亚才成了罗马的一个省。罗马历史学家狄奥在公元200年独立肯定了亚基老是在公元6年被放逐的,这一年,叙利亚就落入罗马的直接统治。
回答:你所提到的报名上册可能不是那次报名上册。可能还有一次报名上册。
提问者:新约里有几处提到基督会在他那个世代的人死前回来。 这应该是公元第一世纪的某个时候。
首先,有耶稣自己的见证,他明确地说,有些门徒直到耶稣建立了王国都不死,他的世代还没有过去,他关于末世的所有预言都将得到应验。
“我实在告诉你们:这世代还没有过去,这些事都要成就。天地要废去,我的话却不能废去。”【路加福音 21:32-33】
回答:然而,在同一上下文里,耶稣保证说:“因为我必赐你们口才、智慧,是你们一切敌人所敌不住、驳不倒的。”【路加福音 21:15】
我认为他说的是第一世纪基督徒所说的话、他们的灵和他们的影响直到他回来也不会过去。因为他们说的话将是基督通过他们说的,这后来成了新约。
从基督的世代到现在,使徒所写的书强烈地影响了西方的整个历史。那个世代还仍然没有过去。每一代的基督徒都做出努力,效仿第一代基督徒。
提问者:耶稣说:“我实在告诉你们,站在这里的,有人在没尝死味以前,必看见人子降临在他的国里。”【马太福音 16:28】
回答:他这句话指的是紧接着的变像。彼得也在彼得后书里提到这件事说:
“我们从前将我们主耶稣基督的大能和他降临的事告诉你们,并不是随从乖巧捏造的虚言,乃是亲眼见过他的威荣。他从父神得尊贵荣耀的时候,从极大荣光之中有声音出来,向他说:‘这是我的爱子,我所喜悦的。’我们同他在圣山的时候,亲自听见这声音从天上出来。”【彼得后书 1:16-18】
神的国的到来有不同的意义。比如,建立教会和赐与圣灵的五旬节。或者,如下是神的国在另一种意义上来临:
“我若靠着神的灵赶鬼,这就是神的国临到你们了。”【马太福音 12:28】
提问者:注意到在马太福音第二十四章和第二十五章,耶稣对他的门徒说了很长一段关于世界的末日的话。
“耶稣在橄榄山上坐着,门徒暗暗地来说:‘请告诉我们,什么时候有这些事?你降临和世界的末了,有什么预兆呢?’”【马太福音 24:3】
在这段话里,耶稣断言了很多关于他的门徒的命运。其中一个关于末日的征兆是他的门徒将受到逼迫。
“那时,人要把你们陷在患难里,也要杀害你们。你们又要为我的名,被万民恨恶。”【马太福音 24:9】
虽然传统的记录说门徒们受到逼迫并且殉道,但之后基督并没有像他所保证的那样回来。
使徒保罗似乎也认为基督会在他那个世代回来。
“我们现在照主的话告诉你们一件事:我们这活着还存留到主降临的人,断不能在那已经睡了的人之先。因为主必亲自从天降临,有呼叫的声音和天使长的声音,又有神的号吹响。那在基督里死了的人必先复活。以后,我们这活着还存留的人,必和他们一同被提到云里,在空中与主相遇。这样,我们就要和主永远同在。”【帖撒罗尼迦前书 4:15-17】
注意到保罗两次使用了“我们这活着还存留的人”这个称谓。这就排除了保罗所说的是很久以后的某个世代。保罗还在哥林多前做出了类似的断言。
“我如今把一件奥秘的事告诉你们:我们不是都要睡觉,乃是都要改变,就在一霎时,眨眼之间,号筒末次吹响的时候。因号筒要响,死人要复活成为不朽坏的,我们也要改变。”【哥林多前书 15:51-52】
注意到保罗说:“我们不是都要睡觉”。也就是说,他认为至少他那个世代的某些人不至于见死。而且文字里也没有任何东西显示保罗说的是将来很久以后的某个世代。
保罗在罗马书里重申了他关于基督很快会回来的信念。
“再者,你们晓得现今就是该趁早睡醒的时候,因为我们得救,现今比初信的时候更近了。黑夜已深,白昼将近,我们就当脱去暗昧的行为,带上光明的兵器。”【罗马书 13:11-12】
其他新约的作者也有类似的关于基督马上就要回来的想法。
“你们也当忍耐,坚固你们的心,因为主来的日子近了。”【雅各书 5:8】
“小子们哪,如今是末时了。你们曾听见说,那敌基督的要来。现在已经有好些敌基督的出来了,从此我们就知道如今是末时了。”【约翰一书 2:18】
“万物的结局近了;所以你们要谨慎自守,儆醒祷告。”【彼得前书 4:7】
关于世界末日的启示录里,基督重复地说他很快就要回来。
“证明这事的说:‘是了,我必快来。’阿们。主耶稣啊,我愿你来。”【启示录 22:20】
然而,无论如何想象,两千年也不能被算作“快”。
回答:“亲爱的弟兄啊,有一件事你们不可忘记,就是主看一日如千年,千年如一日。”【彼得后书 3:8】
所以,耶稣只走了两天!
虽然门徒们以为基督会在他们的有生之年回来,他们并没有认为那个可能性是绝对的。因为就连基督自己当时都不知道他回来的日子和时辰,更不用说他的门徒们了。
“但那日子,那时辰,没有人知道,连天上的使者也不知道,子也不知道,惟独父知道。”【马太福音 2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