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English 繁體中文

加拉太书每日查经系列

加拉太书简介

接下来我们将学习加拉太书。我们先在此作一个概述,然后再详细地学习每一节。保罗给加拉太人的这封信有点像一个短小的罗马书,集中地讲了靠信心得救,而不是靠律法得救这个问题。

基督徒(或假称的基督徒)有两种偏离真道的办法:要么偏右,要么偏左。向左偏称为放荡无羁主义,这些人认为他们有犯罪的执照,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圣经的很大一部分,包括加拉太书的第五章是在驳斥这一谬误。向右偏是墨守律法主义,这些人认为得救是靠做某件事,比如某些仪式。这就是加拉太的基督徒所面临的问题。


墨守律法的福音

保罗知道加拉太的基督徒受到一个异端——割礼派——的影响。割礼派的教义可以被概括为:“你们若不按摩西的规条受割礼,不能得救。”【使徒行传 15:1】或更广泛地讲:“必须给外邦人行割礼,吩咐他们遵守摩西的律法。”【使徒行传 15:5】与这个福音相反,保罗传的是:“当信主耶稣,你和你一家都必得救。”【使徒行传 16:31】

加拉太书将把这两个不同的概念作对比。


犹太人与外邦人

在此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给犹太人的福音与给外邦人的福音没有任何区别这一事实。因为甚至今天仍有人错误地认为犹太人得救的条件与非犹太人(外邦人)有所不同。还有人认为割礼派所传的福音是对犹太人而言的。事实并非如此。他们所传的福音连犹太人也救不了。

圣经教我们说,无论是犹太人还是外邦人都是在同一条件下得救的——信基督。与今天有些人所讲的相反,保罗给外邦人传的福音与彼得所传的是同一福音。事实上,彼得自己说:“诸位弟兄,你们知道神早已在你们中间拣选了我,叫外邦人从我口中得听福音之道,而且相信。”【使徒行传 15:7】他接下来说:“我们(犹太信徒)得救乃是因主耶稣的恩,和他们(外邦人信徒)一样,这是我们所信的。”【使徒行传 15:11】保罗给犹太人和外邦人传的也是同样一个福音。他在罗马书里是这样开始陈述他的福音的:“我不以福音为耻;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先是犹太人,后是希利尼人。”【罗马书 1:16】他说,在这件事上:“犹太人和希利尼人,并没有分别;”【罗马书 10:12】

这是保罗要与加拉太人讲的问题之一。


律法与墨守律法主义

在我们学习加拉太书的另一个问题是要搞懂保罗在此使用“律法”一词的涵意。

在他使用这个词的时候,他一般说的不是摩西律法里的某个命令,或这些命令背后的总的原则,即要爱神和邻舍,而他说的是律法的约定这个方面——在这里一个人靠遵守律法在神面前称义。然而,靠他们的行为,特别是靠他们遵行律法里的礼节,他看出加拉太人是试图靠遵行律法来得救。

这就可以解释保罗看上去似乎互相矛盾的话,比如:

“有人看这日比那日强;有人看日日都是一样。只是各人心里要意见坚定。守日的人,是为主守的。吃的人,是为主吃的,因他感谢神;不吃的人,是为主不吃的,也感谢神。”【罗马书 14:5-6】

还有:

“所以不拘在饮食上,或节期,月朔,安息日,都不可让人论断你们。”【歌罗西书 2:16】

对比于:

“现在你们既然认识神,更可说是被神所认识的,怎么还要归回那懦弱无用的小学,情愿再给它作奴仆呢?你们谨守日子、月分、节期、年分,我为你们害怕,惟恐我在你们身上是枉费了工夫。”【加拉太书 4:9-11】

保罗不是在论断加拉太人谨守日期吗?他说:“我保罗告诉你们:若受割礼,基督就与你们无益了。”【加拉太书 5:2】可是保罗不是让提摩太受了割礼吗?“保罗要带他同去,只因那些地方的犹太人,都知道他父亲是希利尼人,就给他行了割礼。”【使徒行传 16:3】

所以,保罗在这里说“谨守律法”指的不是具体做摩西律法里的某些事,而是做这些事的动机。基督徒可以遵行摩西律法,但其动机不是靠这样做而得救。(不要因噎废食!不要因为律法的清规戒律而废掉律法的灵。)


律法与善行

我们必须明白保罗所反对的是墨守律法主义而不是善行。“墨守律法主义”指的是靠谨守律法而得救。保罗不是在鼓励基督徒不要遵守律法的灵——也就是说爱神,爱邻舍。与此相反,许多今天自称为基督徒的人认为行善就是墨守律法,所以不鼓励基督徒行善。对他们来说,“恩典”就是他们行恶的执照。

富有寓意的是保罗常把律法应用到基督徒的生活里。比如在【哥林多前书 9:9】【提摩太前书 5:18】里,他都引用了【申命记 25:4】,摩西律法的一部分,并应用到基督徒的生活里。在哥林多前书里他说:“妇女在会中要闭口不言,像在圣徒的众教会一样。因为不准她们说话。她们总要顺服,正如律法所说的。”【哥林多前书 14:34】显然,律法里的原则可以应用在基督徒的生活中。


保罗与奉割礼的人

加拉太书的另一个方面就是传福音的人与传异端的人在许多方面的对比。下面这个表格例举了其中的几个方面。

  保罗 章节 奉割礼的人 章节
权柄 耶稣基督差遣的
使徒
1:1 没有权柄
没有被差遣
1:6-12
态度 谦卑,要得神的心
真切地关心
1:10
4:19-20
傲慢,讨人的欢心
虚假的热心
2:6
4:17
目的 带来自由 2:4 5:1 带来奴役 2:4
方法 传由神来的真福音 1:6-24 传由人来的假福音 1:6-12
强调 夸十字架的
恩典
6:14
2:21
借肉体和
律法夸口
6:13
5:4
效果 使他们跑得好
受逼迫
得到永生
造就谦卑
5:7
5:11
6:8
5:26
妨碍对神的顺服
逼迫
扩展败坏
造成欺骗
5:7
4:29
5:9
5:26


加拉太书概要

I. 因信称义的辩护 (1:1-4:31)
A. 考虑我的凭证 (1:1-2:21)
    保罗的使徒位分 (1:1-24)
    奉割礼的人 (2:1-21)
B. 论证义不是来自律法 (3:1-4:10)
  • 难道你们不是因信而接受了圣灵的吗? (3:1-5)
  • 难道你们不是象亚伯拉罕一样因信被称为义的吗? (3:6-14)
  • 难道你们不是在不同的约定之下吗? (3:15-18)
  • 难道律法的目的仍是相同的吗? (3:19-29)
    • 它不足以使我们称义 (3:19-22)
    • 它通过证明罪而将我们领向基督 (3:23-29)
  • 难道你们还没有成为神的儿子而还是律法的奴隶吗? (4:1-10)
C. 比较我与那些奉割礼的为你们所做的工 (4:12-20)
    当日你们接待我, 尽管我身体有疾病。
    如今我将真理告诉你们,就成了你们的仇敌么?
    那些奉割礼的人虽热心待你们
    但同时告诉你们谎言。
    也许你们并没有真信,而我的工也枉做了。
D. 考虑圣经里的一个比喻 (4:21-31)
    撒拉 —— 因信称义的教义
    撒拉的儿子以撒 - 信奉因信称义的教义的人
    夏甲 —— 因律法称义的教义
    夏甲的儿子以实玛利 —— 那帮奉割礼的
    以实玛利逼迫以撒 —— 那帮奉割礼的逼迫信徒
    赶出使女和她的儿子 ——
      赶出奉割礼的教义和那帮奉割礼的
II. 因信称义的应用 (5:1-6:18)
站立在自由里 (5:1-12)
  • 抵挡奉割礼的教义 (5:1-6)
  • 抵挡那帮奉割礼的人 (5:7-12)

靠圣灵行抵抗肉体 (5:13-6:10)

  • 在爱里 (5:13-15)
  • 被圣灵引导 (5:16-26)
    • 不是结肉体的果 (5:19-21)
    • 而是结圣灵的果 (5:22-26)
  • 尽责地 (6:1-6)
    • 对那些在你们权柄之下的 (6:1-2)
    • 对自己 (6:3-5)
    • 对那些你们在其权柄之下的 (6:6)
  • 盼望收获 (6:7-10)
  • 以十字架夸口, 而不是借肉体夸口 (6:11-18)

独特的资格

加拉太书 1:1-2 作使徒的保罗(不是由于人,也不是借着人,乃是借着耶稣基督,与叫他从死里复活的父神),和一切与我同在的众弟兄,写信给加拉太的各教会:

如果人不尊重你,你说什么他们是不会听的。所以在保罗的许多信的开始,他都先说明他资格。在信中,他也常提醒读者他的权柄和他与他们的背景。对加拉太的基督徒来说更是这样,因为他在与那些假教师竟争加拉太基督徒的心和思想。

为什么保罗的话的分量对我们来讲重于其他传道人和后来历史上的神学家的话呢?他所具有的一个独特资格就是他是直接被耶稣基督派为使徒的。他对这件事的见证被使徒行传所证实。其他被人派遣的——比如奉教会所派去差传的人——则不具有他这个独特的资格。事实上,他的对手,这些奉割礼的人就连被教会派遣的资格都没有。虽然他们来自犹太的教会,但他们并没有受到正式的派遣。

注意到尽管他有这些资格,保罗还说到他的信是他与那些与他同在的众弟兄一起写的——这更加重了他的话的分量。


福音的陈述

加拉太书 1:3-5 愿恩惠、平安从父神与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归与你们。基督照我们父神的旨意为我们的罪舍己,要救我们脱离这罪恶的世代。但愿荣耀归于神,直到永永远远。阿们。

这是一个对福音的简短介绍,让我们来看一下其内容和重点。

第一节说到了基督从死里复活——在讲福音时总要包括这一点(【哥林多前书 15:3-4】),这对福音的真实性提供了物质性的证据。在这里,他把耶稣基督称为主——耶稣基督为我们的罪而死,为的是要把我们从这罪恶的世代里拯救出来。福音说的是把我们从罪里救出来。靠着基督的血,我们从记在我们的帐上的罪责里被解救出来。既得以称义,我们更要从这个世代所固有的罪恶里被解救出来。保罗提醒他们这个事实也许是因为这些基督徒被这个世代的事纠缠太紧,失去了对永恒的事的瞻瞩。

“所以你们若真与基督一同复活,就当求在上面的事。那里有基督坐在神的右边。你们要思念上面的事,不要思念地上的事。”【歌罗西书3:1-2】


一个不同的福音

加拉太书 1:6-7 我希奇你们这么快离开那借着基督之恩召你们的,去从别的福音。那并不是福音,不过有些人搅扰你们,要把基督的福音更改了。

这是加拉太书的主要目的所在——面对假福音的攻击,捍为真福音。有许多人因受教派的灌输和出于对教派的效忠变得很轻易地就接受他们所听到的,而不去检验和推敲这些理念。约翰教我们说:“亲爱的弟兄啊,一切的灵,你们不可都信,总要试验那些灵是出于神的不是,因为世上有许多假先知已经出来了。”【约翰一书 4:1】事实上,对教义的一个检验就是把它与使徒们所定的标准相比较,如约翰所说:“我们是属神的,认识神的就听从我们;不属神的就不听从我们。从此我们可以认出真理的灵和谬妄的灵来。”【约翰一书 4:6】所以在加拉太书里我们将发现使徒保罗把他的福音与那些假教师的作对比。

我可以想像很多加拉太的基督徒并没有意识到他们转去跟从了一个不同的福音。事情往往如此。在那些甚至今天仍相信假福音的基督徒中,很多以为他们所信的是被使徒们证明了的福音。很多人没有意识到他们已被引入歧途。保罗在这里使用“我希奇”和“这么快离开”这样的字眼来让他们醒悟过来。


他们应当被咒诅

加拉太书 1:8-9 但无论是我们,是天上来的使者,若传福音给你们,与我们所传给你们的不同,他就应当被咒诅。我们已经说了,现在又说:若有人传福音给你们,与你们所领受的不同,他就应当被咒诅!

显然,保罗要再一次使基督徒们醒悟过来,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言语的沉重,以及他连续两次重复这个咒诅,说明在他看来这个问题是多么严重。能否接受真正的福音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关系到人的灵魂永恒的归宿将在哪里。那些教导人的和传道的人将受到更严重的判断,因为假教师不但使自己定罪,还把别人也一起拖下地狱,就像耶稣说法利赛人那样:“你们这假冒为善的文士和法利赛人有祸了!因为你们正当人前,把天国的门关了。自己不进去,正要进去的人,你们也不容他们进去。”【马太福音 23:13】保罗在这里说的这些假教师在教义上与那些法利赛人相似。“你们要谨慎,防备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的酵。”【马太福音 16:6】


讨人的喜欢

加拉太书 1:10 我现在是要得人的心呢?还是要得神的心呢?我岂是讨人的喜欢吗?若仍旧讨人的喜欢,我就不是基督的仆人了。

有些讲道的人因过于关心他们是不是受大家欢迎,不敢讲他们该讲的话。但如果你仔细看耶稣和保罗,还有其他一些人讲的话,你会发现他们不顾忌是否能得到众人的宠爱。他们不试图讨人的欢心。他们不在乎他们说的话会“得罪人”,因为他们知道那些喜欢真理的人是会听的。

如果你的目标是讨人的欢心,如果你是想让大家都喜欢你,那么你就不是基督的仆人。


人造的

加拉太书 1:11-12 弟兄们,我告诉你们,我素来所传的福音,不是出于人的意思。因为我不是从人领受的,也不是人教导我的,乃是从耶稣基督启示来的。

保罗不是从其他使徒那里领受到福音的。他不但独特地被耶稣基督亲自派为使徒,他还直接从耶稣基督领受到福音。其他使徒亲眼看到了耶稣在世上的事奉和教导。所以马太福音、马可福音、路加福音和约翰福音含有大量的历史记载。虽然保罗与他们讲的是同一福音,但他的书信的内容主要是神学方面的——由复活的基督告诉他的命题式的真理。

他提到这一点的原因是把他自己与那些墨守割礼的人作对比。那些人也许会假称他们从彼得和约翰那里间接地领受到福音,他们会说保罗与其他使徒们没有这样的接触。在接下来的几节里将继续讲到这个主题。


保罗过去的生活

加拉太书 1:13-14 你们听见我从前在犹太教中所行的事,怎样极力逼迫残害神的教会。我又在犹太教中,比我本国许多同岁的人更有长进,为我祖宗的遗传更加热心。

你大概会以为提起他罪恶的过去——特别是他对教会的逼迫残害,会对他在面对这些假教师为自己辩护的时候起到负面作用。但事实上,通过这些,他证明他知道他们是从哪里来的,因为他自己曾像他们那样对谨守割礼和律法之类的事有同样的热心。

所以,在评论你的对手的之前,说明一下你知道他们是从哪里来的,你有与他们打交道的经验,或至少你曾研究过他们的观点。


将他儿子启示在我心里

加拉太书 1:15-17 然而那把我从母腹里分别出来,又施恩召我的神,既然乐意将他儿子启示在我心里,叫我把他传在外邦人中,我就没有与属血气的人商量,也没有上耶路撒冷去,见那些比我先作使徒的,惟独往亚拉伯去,后又回到大马色。

保罗在神的计划之中不是事后想起而添上的。他在母腹里神就把他分别出来,在他转变之前就为他日后的事奉培养他,作准备。当他在使徒行传第九章被召之后,耶稣就开始住在他里面,他还将在【加拉太书 2:20】里提到这件事说:“基督在我里面活着”他所得到的关于福音的启示——他的福音的信息——来自住在他里面的基督。他不需要到别的什么地方去学习有关基督的事。他不需要到耶路撒冷去靠别的使徒给他讲关于基督的事。因为无论他在哪里,基督都住在他里面。事实上他是在大马色——在他与其他使徒们见面之前——开始宣讲福音的。

他这么说不只是把他的资格与那些与基督没有个人关系的假教师作对比,这也是他的福音与那些墨守割礼的人的“福音”一个重要对比——也就是说这个福音说的是与耶稣基督的个人关系,就如耶稣在他的祷告里提到的那样:“认识你,独一的真神,并且认识你所差来的耶稣基督:这就是永生。”【约翰福音 17:3】他还邀请我们说:“看哪,我站在门外叩门。若有听见我声音就开门的,我要进到他那里去,我与他,他与我一同坐席。”【启示录 3:20】


保罗的短暂访问

加拉太书 1:18-20 过了三年,才上耶路撒冷去见矶法,和他同住了十五天。至于别的使徒,除了主的兄弟雅各,我都没有看见。我写给你们的,不是谎话,这是我在神面前说的。

这说的大概是使徒行传第十一章里保罗和巴拿巴把捐项给耶路撒冷的圣徒送去的那件事。

他基本上是说,在把交给他的福音传了三年之后,他才短暂地访问了耶路撒冷——在使徒之中,他只见了彼得。矶法就是彼得。这个名字的意思是磐石。在希腊文里是彼得;在阿拉米文(Aramaic)里是矶法。阿拉米文是当时犹太地日常使用的语言。雅各虽然举足轻重,但不是十二个使徒之一。不过他值得一提,因他是主的兄弟,与主一同长大,是耶路撒冷教会的领袖之一。这就是说,他们对他的福音没有什么影响——他后来还要讲到这次访问的细节。


前所未有的转变

加拉太书 1:21-24 以后我到了叙利亚和基利家境内。那时,犹太信基督的各教会都没有见过我的面。不过听说:“那从前逼迫我们的,现在传扬他原先所残害的真道。”他们就为我的缘故,归荣耀给神。

保罗又一次说明他的福音不是从犹太的各教会那里间接得来的。不但如此,他现在所传的是他曾经拒绝的信,这更表明他详细地检验了这个信,因为他很了解对这个信的各种可能的异议。在这种情况下信主的人结果往往会更信服他们以前曾敌对的这些理念。

不过遗憾的是犹太的各教会没有能够更好地接受保罗。尽管他们为他的转变而归荣耀给神,但却没有更接近他,原因之一是他们不太愿意去了解他。由于他们对外邦人的偏见——(是的,对外邦人里信基督的人),他们怀疑他的教义。他们本来可以从保罗那里学到很多。基督徒的生活往往如此。一个人会出于对其他基督徒的某些不合法的偏见而错过很多祝福。


教派的轻信

加拉太的基督徒走入歧途的一个原因就是他们的轻信,他们不加检验就听从了别人的教条。而在使徒行传里,庇哩亚的基督徒因检验保罗的教义而受到称赞:“这地方的人,贤于帖撒罗尼迦的人,甘心领受这道,天天考查圣经,要晓得这道是与不是。”【使徒行传 17:11】但直到今天,很多基督徒仍然轻易地接受他们所听到的,没有用圣经进行检验。他们以为既然某某圣经后的神学家或传道者说了,就一定是对的。表示效忠于这个神学家过于另一个神学家,这个教派过于另一个教派。机够化的基督教不允许基督徒来检验教义,基督徒们只能被动地接受教训,拌演轻信的棉羊的角色。而这正是许多教派分争的根源。


教派的轻信

加拉太的基督徒走入歧途的一个原因就是他们的轻信,他们不加检验地听从了别人。而在使徒行传里,庇哩亚的基督徒因考查保罗的教义而受到称赞:“这地方的人,贤于帖撒罗尼迦的人,甘心领受这道,天天考查圣经,要晓得这道,是与不是。”【使徒行传 17:11】但直到今天,很多基督徒仍然轻易地接受他们所听到的,而不用圣经来检验所说的。他们以为既然某某圣经后的神学家或传到者说了,就一定是对的。表示效忠于这个神学家过于另一个神学家,这个教派过于另一个教派。机够化的基督教不准基督徒来检验教义,基督徒们只能被动地接受教训,拌演轻信的棉羊的角色。而这正是许多教派分争的根源。


耶路撒冷会议

加拉太书 2:1-2 过了十四年,我同巴拿巴又上耶路撒冷去,并带着提多同去。我是奉启示上去的,把我在外邦人中所传的福音对弟兄们陈说,却是背地里对那有名望之人说的,惟恐我现在或是从前徒然奔跑。

保罗在这里和接下来的几节里说的这件事可见于使徒行传第十五章。“有几个人,从犹太下来,教训弟兄们说:‘你们若不按摩西的规条受割礼,不能得救。’保罗、巴拿巴与他们大大地分争辩论。众门徒就定规,叫保罗、巴拿巴和本会中几个人,为所辩论的上耶路撒冷去见使徒和长老。”【使徒行传 15:1-2】

那么保罗说他去见了那些有名望的人,“惟恐我现在或是从前徒然奔跑”是什么意思呢?因为我们知道保罗对他所持的信是很坚定的。而且我们在第一章里看到,保罗不需要别的使徒来肯定他的福音。因为他若必须那样去做的话,他在开始传福音的许多年前就去见他们了。他所担心的是这些假教师会混在耶路撒冷教会有名望的领袖中间。如果是那样的话,他担心他们的权柄。他这种担心是有原因的,因为如果是那样的话,就说明彼得、约翰和雅各,身为耶路撒冷教会的领袖,没有能够约束他们。为什么呢?有可能是因为彼得、约翰和雅各惧怕这些人在众人中的声望(担心在众人中的声望,即使是在使徒中,也很常见)。事实上,在这一章的后半部里保罗举了这样一个关于彼得的例子。

所以保罗去见彼得、约翰和雅各,讨论如何对待他们教会中的假教师,他是私下与他们会面的,这样他们就不必担心他们的肉身在公开会面中所受到关于的名望的压力。现在的问题就在于,这些假教师在这个私下的会议里是不是有权柄——这就是下一节要说的。


抵挡假弟兄

加拉太书 2:3-5 但与我同去的提多,虽是希利尼人,也没有勉强他受割礼。因为有偷着引进来的假弟兄,私下窥探我们在基督耶稣里的自由,要叫我们作奴仆。我们就是一刻的工夫也没有容让顺服他们,为要叫福音的真理仍存在你们中间。

假如提多真的听信了这些假教师,那么保罗的确是徒然奔跑了,因为他花了很多时间教导提多。但事实上,这些假教师在这个私下的会议里没有权柄,没有影响,没有任何效果。他们的道理讲不通,对保罗所传福音没有任何影响。他们毫无权柄。坏的神学往往经不起推敲,只能通过哗众取宠来传播。把在众人中的名声这个因素去掉,私下检验一下,很多坏神学都会露出马脚来,而且看上去常常很愚蠢。

另一件有意思的事就是他在这几节里说到“假弟兄”。注意到使徒行传里是这样说同这件事的:“惟有几个信徒是法利赛教门的人起来说:‘必须给外邦人行割礼,吩咐他们遵守摩西的律法。’”【使徒行传 15:5】在使徒行传把他们称为“信徒”,因为路加是从记录史实的角度出发,记录公众对他们的称谓,而在这里保罗称他们为“假弟兄”,指出的是他们的实际属性。所以从历史上直到今天都有人掺杂在基督徒中间,他们被人称作“基督徒”或“信徒”,他们甚至会在教会里担任领袖,但他们是假弟兄。在早期教会也是如此。


不该有的划分

加拉太书 2:7-9 反倒看见了主托我传福音给那未受割礼的人,正如托彼得传福音给那受割礼的人。(那感动彼得,叫他为受割礼之人作使徒的,也感动我,叫我为外邦人作使徒。)又知道所赐给我的恩典,那称为教会柱石的雅各、矶法、约翰,就向我和巴拿巴用右手行相交之礼,叫我们往外邦人那里去,他们往受割礼的人那里去。

这是保罗去耶路撒冷的目的之一——得到那里教会领袖的肯定,以增加与墨守割礼的人对抗的证据。保罗本人不需要这种肯定,因为他知道他所蒙的召,并对他所传的福音充满了信心。但雅各、彼得、约翰的肯定可以给加拉太人提供对事实的证据。而且会揭穿那些奉割礼的人声称他们是受到耶路撒冷教会的派遣这一谎言。

可是,说只有保罗是去给外邦人传福音的使徒,而其他人,比如彼得,则是去给犹太人传福音的使徒,这种观念与耶稣的命令是相反的,而且彼得本人也在这个会议上说:“诸位弟兄,你们知道神早已在你们中间拣选了我,叫外邦人从我口中得听福音之道,而且相信。”【使徒行传 15:7】你也许会以为说这话的是保罗,但其实这是彼得!

耶稣告诉彼得和约翰说:“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马太福音 28:19】,这里“万民”一词和这一节里的“外邦人”一词都译自希腊文的同一个词“εθνος”。耶稣还对他们说:“但圣灵降临在你们身上,你们就必得着能力,并要在耶路撒冷、犹太全地和撒玛利亚,直到地极,作我的见证。”【使徒行传 1:8】但彼得和约翰却在耶路撒冷待了下来,很可能是出于对外邦人的偏见。(尽关耶稣在使徒行传第十章里给了彼得异像,要他去给外邦人传福音,对他说:“神所洁净的,你不可当作俗物。”【使徒行传 10:15】,指的是外邦人。)

那么为什么彼得在此放弃了他的使命呢?我想这是出于偏见。在我看来,因为对外邦人的偏见,他们对那些很有可能是他们教会里的成员对外邦人基督徒的伤害不加过问。只有在很多年之后,迫于情况(无疑还有神的灵),他们才克服了他们的偏见。

我觉得有意思的是他们向保罗和巴拿巴用右手行相交之礼,而提多虽在场,却没有提到他。当然,他是外邦人。


记念穷人

加拉太书 2:10 只是愿意我们记念穷人,这也是我本来热心去行的。

保罗和巴拿巴在此之前访问耶路撒冷教会的事记在使徒行传第十一章里:“找着了,就带他到安提阿去。他们足有一年的工夫,和教会一同聚集,教训了许多人。门徒称为基督徒,是从安提阿起首。当那些日子,有几位先知从耶路撒冷下到安提阿。内中有一位,名叫亚迦布站起来,借着圣灵,指明天下将有大饥荒。这事到革老丢年间果然有了。于是门徒定意,照各人的力量捐钱,送去供给住在犹太的弟兄。他们就这样行,把捐项托巴拿巴和扫罗,送到众长老那里。”【使徒行传 11:26-30】

如果饥荒遍及整个罗马世界,为什么专要把捐项给犹太地的弟兄呢?首先,犹太地用水几乎完全靠雨。所以,这个地方一遇旱灾饥荒就很严重。而犹太人基督徒因受不信的犹太人迫害,处境犹为困难。由于这些原因,犹太人基督徒一般来说是最贫困的。而在他们变得习惯于接受经济援助之后,我的感觉是,我不认为雅各、彼得和约翰在这里考虑到了贫穷的外帮人基督徒,而他们只是在考虑如何保证他们自己的教会得到更多的捐项。他们虽对接受外帮人基督徒有所犹豫,但对接受他们的捐款却毫不犹豫。

保罗在罗马书中写到:“但现在,我往耶路撒冷去供给圣徒。因为马其顿和亚该亚人乐意凑出捐项给耶路撒冷圣徒中的穷人。这固然是他们乐意的,其实也算是所欠的债。因外邦人既然在他们属灵的好处上有分,就当把养身之物供给他们。”【罗马书 15:25-27】

外帮人基督徒的慷慨大方无疑对帮助犹太人基督徒,如雅各、彼得和约翰,克服他们的偏见以及对与他们相交的顾虑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冲突性的事奉

加拉太书 2:11 后来矶法到了安提阿,因他有可责之处,我就当面抵挡他。

有时,你不得不当面抵挡基督徒弟兄,哪怕他们是使徒彼得(或你们机构化教会的领袖)。这是基督徒事奉中的一个合宜组成部分。在彼得一生的事奉里有什么检验他,使他平衡,使他保持谦卑,使他去掉机构化的领袖很容易有的假冒为善呢?有谁敢在彼得做错的时候纠正他呢?保罗敢,而且他完全知道这样做有失去彼得对他的事奉的认可的危险。

保罗提起这件事
第一是要表明他把这个概念看得很清楚和他对这个概念的信心
第二是要给加拉太人树立一个榜样——也就是说,要当面抵挡墨守割礼的人。

无论他们是谁,如果有人在这件事上明显地做错了,就需要当面抵挡他。(是的,如果你不是为此被钉十字架,也很可能会为此受到训斥。)


假冒为善

加拉太书 2:12-13 从雅各那里来的人未到以先,他和外邦人一同吃饭。及至他们来到,他因怕奉割礼的人就退去与外邦人隔开了。其余的犹太人也都随着他装假,甚至连巴拿巴也随伙装假。

至少在他基督徒生活的这个阶段里,彼得有时仍在讨人的欢心。他担心众人会怎样看他。他的惧怕左右了他的行为。记得保罗在他的这封信的前一部分是怎么说的。在说过:“若有人传福音给你们,与你们所领受的不同,他就应当被咒诅!”【加拉太书 1:9】之后,他接着说:“我现在是要得人的心呢?还是要得神的心呢?我岂是讨人的喜欢吗?若仍旧讨人的喜欢,我就不是基督的仆人了。”【加拉太书 1:10】在这里,他又一次把这个原则付之于应用。保罗不是在试图赢得彼得的认可,或那些墨守割礼的人的认可。他不惧怕他们。

你知道,有时基督徒不太愿意讲该讲的话,因为他们担心会失去别人对他们的认可。这有没有发生在你身上呢?我写这些东西就是刻意把保罗的原则付诸应用。因为我有意尽力地去说该说的话,无论这些话是不是会讨人的欢心。我希望别人也去这样做。

彼得在这里做的是认可对外邦人基督徒的无理偏见。而因为这是“彼得”——受到高度尊敬的信心的使徒——他这样做,就更容易使别人走向歧途。当你以无理的偏见对待别的基督徒时,你也许没有意识到这有多么严重。约翰学了这一课,他写到:“我们因为爱弟兄,就晓得是已经出死入生了。没有爱心的,仍住在死中。凡恨他弟兄的,就是杀人的。你们晓得凡杀人的,没有永生存在他里面。”【约翰一书 3:14-15】

基督徒生活的重点就是要毫无偏见地爱基督徒弟兄姐妹。所以,当你看到基督徒对基督徒弟兄姐妹存有偏见的时候,你应该感到不安。


福音是文化中性的

加拉太书 2:14 但我一看见他们行得不正,与福音的真理不合,就在众人面前对矶法说:“你既是犹太人,若随外邦人行事,不随犹太人行事,怎么还勉强外邦人随犹太人呢?

他们所做的不符合福音的真理。福音真理的一个方面就是,作为一个基督徒,你不需放弃你的文化特征——至少那些与罪无关的事。但犹太人里墨守律法的人认为外邦人要成为基督徒就必须先接受犹太人的传统——包括受割礼,禁止某些饮食,守节期。这些事与得救是没有关系的。“因为神的国,不在乎吃喝。”【罗马书 14:17】

作为基督徒,我们应谨慎,不要错误地讲解福音,比如把基督徒的弟兄关系看作是取决于遵守某些文化习俗。


遵从教派习俗的错误

许多教会还没有学会这一课。那种“我们是如此做这件事的,我们不与那些不按这种做法做这件事的人有弟兄关系”的想法,比如受洗的形式,庆典之类。在教会大规模机构化的现在,这更为严重(见对天主教的观察)。在实行机构化的时候,就建立了传统习俗。传统习俗又演变成要求。基本上所有的教派都在这上面犯有不同程度的错误。看一下你们教会对与你们教会之外的基督徒共享弟兄关系有什么限制。比如你们教会对接受圣餐有什么限制。另见机构化教会的短处


遵从教派习俗的错误

许多教会还没有学会这一课。那种“我们是如此做这件事的,我们不与那些不按这种做法做这件事的人有弟兄关系”的想法,比如受洗的行式,庆典之类。在大规模机构化的教会里,这更为严重。(见对天主教的看法)在实行机构化的时候,就建立了传统习俗。传统习俗又演变成要求。基本上所有的教派都在这上面犯有不同程度的错误。看一下你们教会对与你们教会之外的基督徒共享弟兄关系有什么限制。比如你们教会对接受圣餐有什么限制。另见机构化教会的缺陷


单靠信耶稣基督称义

加拉太书 2:15-16 我们这生来的犹太人,不是外邦的罪人,既知道人称义不是因行律法,乃是因信耶稣基督,连我们也信了基督耶稣,使我们因信基督称义,不因行律法称义,因为凡有血气的,没有一人因行律法称义。

其实彼得自己也曾在耶路撒冷会议上讨论这件事时站起来为外邦人说话。他说:“诸位弟兄,你们知道神早已在你们中间拣选了我,叫外邦人从我口中得听福音之道,而且相信。知道人心的神也为他们作了见证,赐圣灵给他们,正如给我们一样。又借着信,洁净了他们的心,并不分他们、我们。现在为什么试探神,要把我们祖宗和我们所不能负的轭,放在门徒的颈项上呢?我们得救乃是因主耶稣的恩,和他们一样,这是我们所信的。”【使徒行传 15:7-11】

如果神不区别犹太人和外邦人,就如彼得自己所知道的那样,那么彼得为什么在实际做的时候却区别对待这两者呢?这就是保罗所指出的装假。因为保罗在此说的与上面引用彼得在使徒行传第十五章里所讲的基本上完全相同。他们在神学上没有区别。但彼得在实际做的时候却假装了,没有能够按他自己所说的去做。

与基督徒的弟兄关系和与神的关系是密切相关的。如果一个人基于习俗或文化而拒绝别的基督徒,那么这样一个人与神的关系也是以习俗或文化为基础的


拆毁虚假

加拉太书 2:17-18 我们若求在基督里称义,却仍旧是罪人,难道基督是叫人犯罪的吗?断乎不是!我素来所拆毁的,若重新建造,这就证明自己是犯罪的人。

对那些来自所谓“道德高尚的文化”,认为自己是“好人”的人来说,认识基督是很难的。当时犹太人中的宗教精英,以及今天的穆斯林和其他认为自己的文化背景比别人更高尚的人皆属此类。人要在基督里称义,必须认识到自己是罪人。而且自己不只是由于亚当的罪而成为无辜的受害者。不是的,每个人都主动地参与到罪里。这样认罪对很多人来讲有点太丢面子。

在此之前,保罗说:“我们这生来的犹太人,不是外邦的罪人”【加拉太书 2:15】,可他们并不好到哪里去,因为所有的人都或多或少在不同程度上犯了罪。事实上保罗在这里指出彼得的罪是为了避免他犯更多的罪。彼得是在试图建立他自己所拆毁的,也就是说他所做的是虚假的。而保罗则是要拆毁他的这些虚假。

靠基督称义意味着你必须要拆毁某些观念。如果你这样做了,就不要再回头。“你们要回想罗得的妻子。”【路加福音 17:32】

保罗写到:“将各样的计谋,各样拦阻人认识神的那些自高之事一概攻破了,又将人所有的心意夺回,使他都顺服基督。”【哥林多后书 10:5】


向律法死了

加拉太书 2:19-20 我因律法就向律法死了,叫我可以向神活着。我已经与基督同钉十字架。现在活着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里面活着。并且我如今在肉身活着,是因信神的儿子而活,他是爱我,为我舍己。

同样,关于基督徒的生活,保罗写到:“但我们既然在捆我们的律法上死了,现今就脱离了律法,叫我们服事主,要按着心灵的新样,不按着仪文的旧样(“心灵”或作“圣灵”)。”【罗马书 7:6】

按着仪文的旧样就是沿袭习俗,遵守人们从摩西律法引申出来的条例,并被其束缚,捆绑。

“他叫我们能承当这新约的执事,不是凭着字句,乃是凭着精意;因为那字句是叫人死,精意是叫人活(“精意”或作“圣灵”)。”【哥林多后书 3:6】

耶稣在世上的事奉也同样显示出那些被犹太人从律法里引申出的条例束缚的死。比如他常因在安息日上医治病人而受到责难。因为律法命令要在安息日休息,犹太人由此引申出在安息日上医治病人是违反律法的。然而在安息日上医治病人其实是与律法的精意,也就是的灵相一致的——缓解病人的痛苦,使他们得到安歇。

还有,为了保持他们的洁净,犹太人引申出一条诫律说不能与外邦人一起吃饭,其实律法里根本没有这样的诫律。而他们这样做恰恰违反了律法的灵——要爱人如己。在基督徒中的确有这个问题——为一些不应该的原因而破坏基督徒的弟兄关系。

你只有向律法死了,才能向神活着。

还有,在基督徒生活中最重要的不是基督徒,而是住在基督徒里的基督。“神愿意叫他们知道,这奥秘在外邦人中有何等丰盛的荣耀,就是基督在你们心里成了有荣耀的盼望。”【歌罗西书 1:27】耶稣说:“因为我从天上降下来,不是要按自己的意思行,乃是要按那差我来者的意思行。”【约翰福音 6:38】这与彼得对人的惧怕形成了对比。那些担心别人怎样看他们的人过多地考虑了他们自己。基督徒是为基督而活,不是为自己。“并且他替众人死,是叫那些活着的人不再为自己活,乃为替他们死而复活的主活。”【哥林多后书 5:15】


基督的死在律法上的含意

加拉太书 3:1 无知的加拉太人哪,耶稣基督钉十字架,已经活画在你们眼前,谁又迷惑了你们呢?

“因他使我们和睦(原文作“因他是我们的和睦”),将两下合而为一,拆毁了中间隔断的墙。而且以自己的身体,废掉冤仇,就是那记在律法上的规条。为要将两下,借着自己造成一个新人,如此便成就了和睦。”【以弗所书 2:14-15】

中间隔断的墙是那些从律法引申出来,使犹太人与外邦人分离的诫律。基督“又涂抹了在律例上所写,攻击我们,有碍于我们的字据,把它撤去,钉在十字架上。”【歌罗西 2:14】保罗接着说:“所以不拘在饮食上,或节期、月朔、安息日,都不可让人论断你们。”【歌罗西 2:16】这两个概念是紧密相联的。墨守律法已经死在十字架上了。


你们是如何领受圣灵的?

加拉太书 3:2-5 我只要问你们这一件:你们受了圣灵,是因行律法呢?是因听信福音呢?你们既靠圣灵入门,如今还靠肉身成全吗?你们是这样的无知吗?你们受苦如此之多,都是徒然的吗?难道果真是徒然的吗?那赐给你们圣灵,又在你们中间行异能的,是因你们行律法呢?是因你们听信福音呢?

保罗在此假定他们已经领受了圣灵。因为经上说:“人若没有基督的灵,就不是属基督的。”【罗马书 8:9】当一个人信基督时,他就领受了圣灵。在此要指出的是,领受圣灵不在于仪式或遵守某些诫规和条例。甚至不在于祷告,不在于愿望。而只在于相信福音。

保罗在别处写到:“你们既然接受了主基督耶稣,就当遵他而行。”【歌罗西书 2:6】你接受基督是靠信心而不是靠仪式,不是靠遵守某些诫规和条例。你也应该以与你接受基督相同的方式去活——凭着信心。

保罗在这里用“靠肉身”一词指靠絮节来达到目标。比如遵守节期或饮食上的清规诫律,甚至受水洗或吃圣餐——如果一个人是在靠这些事来达到他们的目的,那么他就成了墨守律法主义者。这并不是说诫律不好或不合宜。其中有些甚至是主所命令的,比如受水洗和吃圣餐。但墨守律法主义的问题在于人们想靠仪式来获的某种恩典或拯救。

还有,当保罗在这里说到“信”时,很明显他说的是信基督而不是信仪式或絮节。因为加拉太人的确是在实践一个“信”——但那是信仪式,而不是信基督。


我们的父亚伯拉罕树立的榜样

加拉太书 3:6-9 正如“亚伯拉罕信神,这就算为他的义。【创世纪 15:6】所以你们要知道那以信为本的人,就是亚伯拉罕的子孙。并且圣经既然预先看明,神要叫外邦人因信称义,就早已传福音给亚伯拉罕,说:“万国都必因你得福。【创世纪 22:18】可见那以信为本的人和有信心的亚伯拉罕一同得福。

类似地,保罗写到:“因为神应许亚伯拉罕和他后裔,必得承受世界,不是因律法,乃是因信而得的义。”【罗马书 4:13】

注意到,外邦人基督徒也同样被认作是亚伯拉罕的后裔。从某种意义上讲,基督徒是真正的犹太人,基督教是真正的犹太教。保罗在罗马书第四章里再次以亚伯拉罕作为例子,以他作为基督徒信心的典范。保罗的这些话显示出犹太信徒与外邦人信徒是没有区别的。所以,不应该在基督徒中制造这种区别。得救不在于一个人的文化背境,而在于他对基督的信。

“所以人得为后嗣是本乎信,因此就属乎恩,叫应许定然归给一切后裔;不但归给那属乎律法的,也归给那效法亚伯拉罕之信的。”【罗马书 4:16】


你在靠行律法称义吗?

加拉太书 3:10-12 凡以行律法为本的,都是被咒诅的,因为经上记着:“凡不常照律法书上所记一切之事去行的,就被咒诅。【申命记 27:26】没有一个人靠着律法在神面前称义,这是明显的,因为经上说:“义人必因信得生。【哈巴谷书 2:4】律法原不本乎信,只说:“行这些事的,就必因此活着。【利未记 18:5】

有些人误以为旧约里的人,也许还包括现在的犹太人,是靠遵行律法称义的。但圣经教我们说没有一个人能靠遵行律法在神面前称义。保罗甚至说这个事实是很明显的。称义从来就只能靠而不能靠遵行律法。这并不是说信心与生活方式是无关的。因为的确义人必因信得生。如果他们的生活方式与他们嘴上说的信心不相符,那正好说明他们并不真正地信。但对做工的信不是信基督。靠做工来得救就是想靠遵行律法来称义。


承受咒诅

加拉太书 3:13 基督既为我们受了咒诅(“受”原文作“成”),就赎出我们脱离律法的咒诅,因为经上记着:“凡挂在木头上都是被咒诅的。【申命记 21:23】

这一节和【哥林多后书 5:21】说的是基督在众人中的名声。而不是说一个人是怎么死的就使他成为神的咒诅。但他的名声在众人的眼里被损坏了,以致他的仇敌觉得把他钉十字架,把他挂在木头上杀掉是有理的。耶稣作为无辜的受害者死去,付清了我们的罪。关于他在众人中的名声,以赛亚说:“他被藐视,被人厌弃,多受痛苦,常经忧患。他被藐视,好像被人掩面不看的一样。我们也不尊重他。他诚然担当我们的忧患,背负我们的痛苦。我们却以为他受责罚,被神击打苦待了。”【以赛亚书 53:3-4】但在以赛亚说的那些人后悔错误地判断了基督的时候,归正神学的人却认为是神把耶稣当作罪人,把罪责归到他身上,而这些都是基于他实际上并没犯的罪。耶稣的仇敌说:“我们知道这人是个罪人。”【约翰福音 9:24b】他们在这一点上搞错了。但神,在基督的合作之下,安排了那些导致他被钉十字架的事件,其中很多都不很困难。你只需羞辱那些高傲的宗教精英,他们就会把你钉十字架。

那些归正神学的人在解释圣经时往往忽略了神的公义的性质。但圣经说:

“神既是公义的,
  1.就必将患难报应那加患难给你们的人;
  2.也必使你们这受患难的人与我们同得平安。”【帖撒罗尼迦后书 1:6-7a】

第一个原则就是报应。自由神学忽视了这个原则。
第二个原则就是神公正地补偿无辜的受害者。归正神学忽视了这个原则。

因为神公义地补偿无辜的受害者,所以基督作为无辜的受害者不公地受难就得到补偿,而这个补偿就付清了世人的罪。在这个情形里,公义的这两个原理在十字架上互相得到满足。这样,基督就挽回了罪,满足了神的公义性,消除了我们的债,而其他神学家却贬低了神的公义性。


两个约

加拉太书 3:16-18 所应许的原是向亚伯拉罕和他子孙说的。【创世纪 12:7;13:15;24:7】神并不是说“众子孙”,指着许多人,乃是说“你那一个子孙”,指着一个人,就是基督。我是这么说:神预先所立的约,不能被那四百三十年以后的律法废掉,叫应许归于虚空。因为承受产业,若本乎律法,就不本乎应许;但神是凭着应许,把产业赐给亚伯拉罕。

注意到保罗对“子孙”的解释取决于语法的细节。我们在此可以依赖圣经的准确性。在这里,细节是很重要的。单数的“子孙”指的是单一的种类——也就是那些属基督的人。因为那些不属基督的犹太人或外邦人都不包括在这个约定之内。“从【创世纪 13:15】开始,“子孙”一词就不时地以单数的形式(从来不以复数的形式)被用作一个集合名词。这个词是应许教义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希伯来语从来不以这个词根的复数形式来表示“后裔”或“子孙”的意思。……所以这个词被用来表示子孙中的某一支派的总体,而且可一灵活地用来表示整个群体的某个人(比如,受应许的那个人,最终指的是基督),或属于整个自然的和(或)属灵支派的子孙里的许多人。”《旧约神学词典》,芝加哥牧笛圣经学院,1980

亚伯拉罕的约是在何时终了的呢?它从来没有终了。它是恩典的约,适用于古今所有的信徒。比如,大卫王犯了通奸和谋杀的罪。按照摩西律法,他应被处以死刑。他是靠着什么被赦免的呢?他在律法的咒诅之下,但他同时也在恩典的约定之下。所谓“新约”其实是对亚伯拉罕的应许的履行和实现,从这个意义上讲新约其实先于旧约。

还有就是“先例”这个概念,耶稣和新约的作者,甚至今天的法庭,都经常使用这个概念。在这里,这一概念被用来说明恩典的拯救这个先例不能被律法的约废掉。也就是说,因信称义这个应许先于因行为称义。


律法的目的,之一

加拉太书 3:19-20 这样说来,律法是为什么有的呢?原是为过犯添上的,等候那蒙应许的子孙来到,并且是借天使经中保之手设立的。但中保本不是为一面作的,神却是一位。

律法的约没有取代恩典的约,是添上的。添上它是为了让我们知道我们的罪。“因为律法本是叫人知罪。”【罗马书 3:20】

摩西是旧约的中保,而基督是新约的中保。“因为只有一位神,在神和人中间,只有一位中保,乃是降世为人的基督耶稣。”【提摩太前书 2:5】“如今耶稣所得的职任是更美的,正如他作更美之约的中保。这约原是凭更美之应许立的。”【希伯来书 8:6】新约是以给亚伯拉罕的应许为基础的,高于律法的应许,因为那些在律法之下的是以行为为基础,而不是以信为基础。


律法的目的,之二

加拉太书 3:21-22 这样,律法是与神的应许反对吗?断乎不是!若曾传一个能叫人得生的律法,义就诚然本乎律法了。但圣经把众人都圈在罪里,使所应许的福,因信耶稣基督,归给那信的人。

要知道在此所辩论的是如何才能得救。律法不提供任何拯救——摩西是这样描述律法的义的:“所以,你们要守我的律例典章,人若遵行,就必因此活着。”【利未记 18:5】但在律法之下没有拯救——律法里所献的祭只能免去出于无知而犯的罪和礼仪上的罪。所以律法所带来的是审判,而不是生命。生命是从以信为本的义得来的。所以律法与信并不对立的,而是互补的。

“我们晓得律法上的话都是对律法以下之人说的,好塞住各人的口,叫普世的人都伏在神审判之下。所以凡有血气的,没有一个因行律法能在神面前称义,因为律法本是叫人知罪。但如今神的义,在律法以外已经显明出来,有律法和先知为证:就是神的义,因信耶稣基督,加给一切相信的人,并没有分别;因为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如今却蒙神的恩典,因基督耶稣的救赎,就白白地称义。”【罗马书 3:19-24】


律法的目的,之三

加拉太书 3:23-25 但这因信得救的理还未来以先,我们被看守在律法之下,直圈到那将来的真道显明出来。这样,律法是我们训蒙的师傅,引我们到基督那里,使我们因信称义。但这因信得救的理既然来到,我们从此就不在师傅的手下了。

我们应该允许让律法把人领到基督。说到底,那正是律法的目的。施洗约翰不是在耶稣开始传道之前传悔改的洗礼吗?耶稣不是在他的事奉里使用律法来让人认识到自己的罪吗?保罗在罗马书的一开始不是在例数人的罪吗?如果人认识不到自己的罪,就看不到,也不能明白基督的福音与他们有什么关系。就如保罗所说:“只是非因律法,我就不知何为罪。”【罗马书 7:7b】“但罪借着那良善的叫我死,就显出真是罪,叫罪因着诫命更显出是恶极了。”【罗马书 7:13b】所以,让我们不要过少地利用律法把人领向基督。


归属,之一

加拉太书 3:26-27 所以,你们因信基督耶稣,都是神的儿子。你们受洗归入基督的,都是披戴基督了。

一个人由神生的先决条件就是信基督。所以经上说:“凡接待他的,就是信他名的人,他就赐他们权柄,作神的儿女。”【约翰福音 1:12】

“受洗”指的不一定是受水洗。“受洗”一词的意思是把一物浸在另一物里。所以耶稣说:“约翰是用水施洗,但不多几日,你们要受圣灵的洗。”【使徒行传 1:5】【加拉太书 3:27】里,人被浸在基督里。受洗归入基督就是浸在基督里——归属于他,并因他承受亚伯拉罕所得到的应许。

如果一个人属于基督,他就该承受基督的品质特征。保罗写到:“ 所以,我们借着洗礼归入死,和他一同埋葬,原是叫我们一举一动有新生的样式,像基督借着父的荣耀从死里复活一样。”【罗马书 6:4】披戴指的是出于信心的善工和态度,就如彼得所说:“要以谦卑束腰,彼此顺服。”【彼得前书 5:5】还有:“这细麻衣就是圣徒所行的义。”【启示录 19:8】但保罗在此的主要意思是说你们都要披戴同样的“衣服”——就是基督。所以就有下一节……


归属,之二

加拉太书 3:28-29 并不分犹太人、希利尼人、自主的、为奴的,或男或女;因为你们在基督耶稣里都成为一了。你们既属乎基督,就是亚伯拉罕的后裔,是照着应许承受产业的了。

犹太人中墨守律法的人试图让外邦人里的基督徒感到他们仍然是外人——与应许无缘,这在他们尚未成为基督徒时的确如此,如保罗写到:“那时你们与基督无关,在以色列国民以外,在所应许的诸约上是局外人。并且活在世上没有指望,没有神。”【以弗所书 2:21】但保罗的意思是说,在成为基督徒后,他们就不再是外人了,因为他说:“这样,你们不再作外人和客旅,是与圣徒同国,是神家里的人了。”【以弗所书 2:19】

因为所有的基督徒都等同地属于基督,不分文化背景、性别、社会地位或诸如此类,基督徒之间应该绝无偏见。这些墨守律法的人认为外邦人要想作基督徒必须先作犹太人。但事实上基督徒已经因着信成了亚伯拉罕的后裔——不因摩西的律法。事实上,犹太人中墨守律法的人本身才不是亚伯拉罕的后裔,所以不能承受他所得到的应许。

同样,今天有些所谓的“基督徒”把合法的基督徒视作是基督的身体之外的。比如有些人说那些不属他们教派的基督徒就不是合法的基督徒。


我们曾是奴仆

加拉太书 4:1-3 我说那承受产业的,虽然是全业的主人,但为孩童的时候,却与奴仆毫无分别。乃在师傅和管家的手下,直等他父亲预定的时候来到。我们为孩童的时候,受管于世俗小学之下,也是如此。

他所说的“世俗小学”指的是把与神的关系看作是取决于宗教的诫规和仪式。作为类比,保罗说孩子幼年的时候受到很多条例和规矩的限制。事实上,孩子小的时候比他们长大之后所受的约束更多。他们所拥有的自由很有限。而对他们来讲,那是应该的。给小孩太多的自由会使他们受到伤害。


我们现在自由了

加拉太书 4:4-7 及至时候满足,神就差遣他的儿子,为女子所生,且生在律法以下,要把律法以下的人赎出来,叫我们得着儿子的名分。你们既为儿子,神就差他儿子的灵进入你们(原文作“我们”)的心,呼叫:“阿爸,父。”可见,从此以后,你不是奴仆,乃是儿子了。既是儿子,就靠着神为后嗣。

当孩子成年之后,他就得到所有归在他名下的权柄。信徒的权柄之一就是儿子的名分。“凡接待他的,就是信他名的人,他就赐他们权柄,作神的儿女。”【约翰福音 1:12】我们在这里看到,儿子名分的权柄之一就是接受圣灵。的确,儿子以模仿他父亲的行为表现出儿子的名分。基督徒也是如此。除了权柄和优惠之外,儿子还从过去制约他的条例和规矩之下解脱出来。所以加拉太人不应该认为他们还在那些事之下。


信仪式

加拉太书 4:8-10 但从前你们不认识神的时候,是给那些本来不是神的作奴仆。现在你们既然认识神,更可说是被神所认识的,怎么还要归回那懦弱无用的小学,情愿再给它作奴仆呢?你们谨守日子、月分、节期、年分,

保罗是怎么看出加拉太被墨守律法主义迷惑了呢?是通过他们谨守特殊的日子、月分、节期、年分,以及诸如此类的事。他们很热心地把他们的信放在宗教仪式上。

保罗类似地对歌罗西人说:“你们要谨慎,恐怕有人用他的理学和虚空的妄言,不照着基督,乃照人间的遗传和世上的小学,就把你们掳去。”【歌罗西书 2:8】还有:“你们若是与基督同死,脱离了世上的小学,为什么仍像在世俗中活着,服从那‘不可拿!不可尝!不可摸!’等类的规条呢?这都是照人所吩咐、所教导的。说到这一切,正用的时候就都败坏了。”【歌罗西书 2:20-22】

当基督徒过分地陷入遵从宗教仪式时,就表明他们有可能已经被墨守律法主义所奴役,被人从基督里的自由中诱惑出去。这种人也许根本就不在基督里,因为他们缺乏对基督的信。如果一个教会过多地把精力放在仪式上,那么这就是墨守律法主义的一个征兆。信仪式与信基督是相反的要当心“圣礼主义”或“严守安息日主义”之类的神学不要从你是否遵守任何宗教仪式来看你是否得救了


枉费了工夫

加拉太书 4:11 我为你们害怕,惟恐我在你们身上是枉费了工夫。

类似地,通过看他们的行为,保罗对哥林多人说:“你们总要自己省察有信心没有,也要自己试验。岂不知你们若不是可弃绝的,就有耶稣基督在你们心里吗?”【哥林多后书 13:5】看到他们对礼仪之类的事的宗教热心,保罗担心这些加拉太人是不是真信主。正像墨守割礼的人想吓加拉太人,使他们接受墨守律法主义一样,保罗想把他们吓回来,回到恩典的概念里。看上去很有意思,但他们的宗教热心很可能败坏他们。那些文士和法利赛人就是如此。他们很有宗教热心。但他们的热心不能使他们在审判日上得救。

同样,在你给人传道时,如果他们变得对礼仪之类的事充满了宗教热心,或过于“信”律法的事,那不是一个好兆头。


尊重传道人

加拉太书 4:12-16 弟兄们,我劝你们要象我一样,因为我也象你们一样。你们一点没有亏负我。你们知道,我头一次传福音给你们,是因为身体有疾病。你们为我身体的缘故受试炼,没有轻看我,也没有厌弃我。反倒接待我,如同神的使者,如同基督耶稣。你们当日所夸的福气在哪里呢?那时你们若能行,就是把自己的眼睛剜出来给我,也都情愿。这是我可以给你们作见证的。如今我将真理告诉你们,就成了你们的仇敌吗?

一般说来,如果一个人要接受信息,那么他必须先接受传递信息的人。你有没有注意到有时两个传道人讲的是同样的话,但有些人会接受其中的一个,而批评或不听另一个?这往往是因为他们不尊敬另外这个传道人。事实上,如果一个人不尊重你,那么要给他教任何东西几乎都是不可能的,甚至与其交谈或辩论都会很难进行。所以在加拉太书里,我们在许多地方看到保罗要么让他们记起他们对他的尊重或想法赢得他们的尊重。

有些人猜测保罗提到的疾病是一种被称为结膜炎的眼病。勘尼斯·邬斯特(Kenneth Wuest)注释说:

关于保罗在安提阿的疾病,应该注意到以下的事实:

1.加拉太人目睹了保罗得上这个病和他的病情的发展,熟悉其难看的症状,并对病人表现出温柔的同情。这个事实有助于使我们懂得“你们一点没有亏负我”这句话。加拉太人可以很容易地摒弃保罗,拒绝与他来往。作为一个犹太人,一个陌生人,当时的他所害的病有着通常会使人恶心和厌恶的症状。但他们不但没有拒绝他,反而向他敞开怀抱,以敞开的心接受他的福音信息。

2.加拉太人知道保罗原来没有准备在他们中间做工。他的脸是朝向座落在亚西亚的一些希腊城市和希腊大陆本身的。他们知道他是因为生了这场病才待在他们那里的。

3.这个疾病使他无法继续他的旅程,然而却使他能够自由地与他周围的人交往。

4.他成功地把加拉太人争取到主耶稣表明他的疾病是慢性的。他的病屋就是他的讲台。

5.与他所提到的这个病相关,保罗在第15节里说如果可能的话,加拉太人甘愿把他们自己的眼睛剜出来给他。这显然与他需要一双新眼睛有关。他在第六章里说:“请看我亲手写给你们的字是何等的大呢。”【加拉太书 6:11】肯定了这一点,因为视力的衰退,他不得不把字写得特别大。对此的另一个肯定就是当时在旁非利亚的低地区,一种称作结膜炎的东方眼病正在流行。除了这些以外,“轻看”和“厌弃”的希腊词表明这个病使他有令人厌恶的外貌,这些都是结膜炎的症状。

译自《新约希腊词汇研究》
(Word Studies in the Greek New Testament)
勘尼斯·邬斯特著


客观地分析对方

加拉太书 4:17-18 那些人热心待你们,却不是好意,是要离间你们(原文作“把你们关在外面”),叫你们热心待他们。在善事上常用热心待人,原是好的,却不单我与你们同在的时候才这样。

人们成为某个运动的追随者,往往不是被运动的宗旨本身,而是被其富有魅力的领袖的热心所吸引。有时,基督徒太容易受骗:“亲爱的弟兄啊,一切的灵,你们不可都信,总要试验那些灵是出于神的不是,因为世上有许多假先知已经出来了。”【约翰一书 4:1】但从另一方面讲,今天也有些基督徒匆忙地论断别人,结果成了诽谤,作假见证害他们的弟兄。在指控“动机”的时候尤为如此。人往往因为某些不合法的原因恨别人,他就找出各种借口来诬告对方的动机,而不举出具体的事实来——比如那个人实际上说了什么或做了什么。然而我们在加拉太书里看到,保罗很客观地对待他的对手,揭露他们的教义的谬误。至于他们的动机,我们在第二章里看到保罗与这些人类似的经历,所以他对他们的动机的批评是有根据的。

关于“热心”,经上说:心无知识的,乃为不善;脚步急快的,难免犯罪。”【箴言 19:2】《新国际版》(NIV)将这一节译作:“It is not good to have zeal without knowledge, nor to be hasty and miss the way.”其中“zeal”就是“热心”的意思。但从另一方面讲:“你心中不要嫉妒罪人,只要终日敬畏耶和华。”【箴言 23:17】如果你想对比新约里关于热心的经文:“我可以证明他们向神有热心,但不是按着真知识;”【罗马书 10:2】“殷勤不可懒惰,要心里火热,常常服事主。”【罗马书 12:11】所以,只要用得对,热心是好的,值得褒奖的。


表达父母般的怜爱

加拉太书 4:19-20 我小子啊,我为你们再受生产之苦,直等到基督成形在你们心里。我巴不得现今在你们那里,改换口气,因我为你们心里作难。

保罗常常对他的教会表示出父母般的态度。比如:“只在你们中间存心温柔,如同母亲乳养自己的孩子。”【帖撒罗尼迦前书 2:7】还有:“你们也晓得我们怎样劝勉你们,安慰你们,嘱咐你们各人,好像父亲待自己的儿女一样,”【帖撒罗尼迦前书 2:11】他这种父母般的态度与那些墨守割礼的人形成对比。那些墨守割礼的人只是想达到自己的目的,他们并不真正关心加拉太人。这与父母关心他们孩子的成长和造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是对那些投身于事奉的人的一课。检验你的动机,看看你只是为自己的名声,自己的奋斗目标,自己的机构着想,还是愿意为你所牧养的羊群牺牲所有的一切。你是像父母关心自己的孩子那样去事奉,还只是把那当作一件差事?


考查圣经到底是怎么说的

加拉太书 4:21 你们这愿意在律法以下的人,请告诉我,你们岂没有听见律法吗?

轻信的人不加思考地相信他们信赖的领袖所说的任何话,而不自己亲自去考查。那些深受教派灌输的人往往表现出这种弱点。庇哩亚人因为仔细地考查圣经,看保罗所讲的是与不是而受到称赞:“这地方的人,贤于帖撒罗尼迦的人,甘心领受这道,天天考查圣经,要晓得这道,是与不是。”【使徒行传 17:11】

还有,轻信的人往往没有认真地考虑过他们的信仰到底意味着什么,因为他们懒得自己去思考,而依赖别人去替他们思考。考查你的信仰,看看是不是还什么地方你没有想到过。


律法是怎么说的

加拉太书 4:22-23 因为律法上记着,亚伯拉罕有两个儿子,一个是使女生的,一个是自主之妇人生的。然而那使女所生的,是按着血气生的;那自主之妇人所生的,是凭着应许生的。【创世纪 16-18章,21章】

圣经里,特别是在旧约里,记录了许多历史事实。学会圣经里如何应用这种章节的原则不是很好吗?从这里直到第四章的结尾我们将看到保罗如何从圣经中一些记录历史的章节里得出应用。在第二十一节里我们看出他希望加拉太人也能从圣经里得出这样的应用来。

他首先从历史事实出发。他在这里所讲的两个儿子当然是以实玛利和以撒。(古兰经在许多地方把这段历史颠倒过来,把以实玛利放在以撒的位置上——以后我将从这个事实得出我自己的应用。)以撒是受到应许的,保罗已经讲到这一点。

那么这些历史事实意味着什么呢?下回我们再接着讲。


律法意味着什么

加拉太书 4:24-27 这都是比方,那两个妇人,就是两约。一约是出于西乃山,生子为奴,乃是夏甲。这夏甲二字是指着亚拉伯的西乃山,与现在的耶路撒冷同类,因耶路撒冷和她的儿女都是为奴的。但那在上的耶路撒冷是自主的,她是我们的母。因为经上记着:“不怀孕,不生养的,你要欢乐;未曾经过产难的,你要高声欢呼,因为没有丈夫的,比有丈夫的儿女更多。【以赛亚书 54:1】

这是保罗得出的若干个比喻,我在此加上了一个现代的引伸。

以实玛利         以撒
夏甲           撒拉
律法的约         恩典的约
从西乃山(亚拉伯)    从天上
现在的耶路撒冷      在上的耶路撒冷
为奴           自主
犹太教(当时)      基督教(当时)
犹太教和伊斯兰教(现在) 基督教(现在)

现在的伊斯兰教和当时与保罗交锋的那些墨守律法的人有很多共同之处。除此之外,穆斯林自己认为他们是以实玛利的后代。

不怀孕不生养的妇人的儿女是属灵的。就如加拉太的外邦人被认作是亚伯拉罕的儿女一样。所以,基督徒就是没有结婚,自己没有生孩子,他们的后代仍然比那些结了婚,生了孩子的人的多。


如何应用律法,之一

加拉太书 4:28-29 弟兄们,我们是凭着应许作儿女,如同以撒一样。当时,那按着血气生的,逼迫了那按着圣灵生的。现在也是这样。

区别谁是神的儿女,谁是魔鬼的儿女的主要特征就是神的儿女爱他们的基督徒弟兄姊妹,而魔鬼的儿女却恨他们。“从此就显出谁是神的儿女,谁是魔鬼的儿女:凡不行义的就不属神,不爱弟兄的也是如此。”【约翰一书 3:10】“凡恨他弟兄的,就是杀人的。你们晓得凡杀人的,没有永生存在他里面。”【约翰一书 3:15】所以“弟兄们,世人若恨你们,不要以为希奇。我们因为爱弟兄,就晓得是已经出死入生了。没有爱心的,仍住在死中。”【约翰一书 3:13-14】

那些来自注重外表的宗教的人尤为如此。在当时,是那些狂热不信的犹太人逼迫基督徒(包括所有信主的基督徒——有犹太人,有外邦人)。今天,这大多表现在穆斯林对基督徒的迫害,特别是在第三世界——以实玛利的儿女(穆斯林)逼迫以撒的儿女(基督徒)。


如何应用律法,之二

加拉太书 4:30-31 然而经上是怎么说的呢?是说:“把使女和她儿子赶出去,因为使女的儿子不可与自主妇人的儿子一同承受产业。【创世纪 21:10】弟兄们,这样看来,我们不是使女的儿女,乃是自主妇人的儿女了。

也就是说不要把面酵合在面团里,面酵指的是墨守割礼的假教训。“使女”指的是这些假教训的灵——其理念。她的儿女就是那些传播她的理念的人,在此是那些宣扬墨守割礼的人。保罗教加拉太人不要把他们墨守律法的教义当作基督教教义的一部分,而且不要把那些传播这种教义的人当作基督徒。基督徒不应该理会这种人。

更广泛地讲,这是对各种异端的态度。虽然为了传福音需要展开必要的对话,但基督徒不能用伊斯兰之类的异端来定义他们的教义。穆罕默德不是神的先知,伊斯兰教所说的“耶稣”不是圣经里所说的耶稣。穆斯林没有得救,不在神的儿女之中。(另见伊斯兰与圣经


站在自由里

加拉太书 5:1-3 基督释放了我们,叫我们得以自由,所以要站立得稳,不要再被奴仆的轭挟制。我保罗告诉你们:若受割礼,基督就与你们无益了。我再指着凡受割礼的人确实地说,他是欠着行全律法的债。

奴仆的轭就是所有与律法有关的条例和规则的负担,割礼就是一个例子。那些想靠割礼来满足律法要求的人试图遵守律法的每一个条例和规则。这样他们就不需要基督的拯救。

然而基督徒往往陷在同样这种墨守律法主义之中。有什么可以表明你可能像加拉太人一样无知呢


坠落

加拉太书 5:4 你们这要靠律法称义的,是与基督隔绝,从恩典中坠落了。

他们的问题不在于遵守律法的条例,而在于他们的动机,在于他们想靠遵行律法称义。

想靠律法称义的基督徒背弃了福音所展现的神的恩典,因此就不再是信徒。他们与基督隔绝。保罗所使用的希腊文“隔绝”一词是“καταγεω”。这个词还出现在罗马书第七章第二节和第六节。“就如女人有了丈夫,丈夫还活着,就被律法约束;丈夫若死了,就脱离了丈夫的律法。”【罗马书 7:2】其中“脱离”就译自这个词,说的是妻子在丈夫死后就从婚姻中脱离出来。“但我们既然在捆我们的律法上死了,现今就脱离了律法,叫我们服事主,要按着心灵的新样,不按着仪文的旧样(“心灵”或作“圣灵”)。”【罗马书 7:6】这里的意思与【加拉太书 5:4】有所不同,说的是若借着基督的身体向律法死了,就脱离了律法,就像因为死亡而从婚姻关系中脱离出来一样。但在【加拉太书 5:4】里,基督徒脱离了基督,或者说向基督死了,就像不信的人一样。处在这种状态的人还没有得救。

耶稣在撒种的寓言里说到离道反教的人。当撒种的人撒种的时候,“有落在土浅石头地上的。土既不深,发苗最快。日头出来一晒,因为没有根,就枯干了。”【马太福音 13:5-6】耶稣描述这种人说:“撒在石头地上的,就是人听了道,当下欢喜领受。只因心里没有根,不过是暂时的。及至为道遭了患难,或是受了逼迫,立刻就跌倒了。”【马太福音 13:20-21】

这种人的信是肤浅的,经不起试炼。耶稣说到患难和逼迫,有许多不同的试炼和诱惑可以使这种人跌倒。这些加拉太人的信很肤浅,他们没有认真地考虑他们的信意味着什么,所以很容易上假教训的当。


由爱表现出的信

加拉太书 5:5-6 我们靠着圣灵,凭着信心,等候所盼望的义。原来在基督耶稣里,受割礼不受割礼全无功效;惟独使人生发仁爱的信心才有功效。

信基督,包括信使人得救的是基督的死,而不是律法,这是福音里的拯救的先决条件。但信心是如何表现出来的呢?的确,信心不可避免地会有外在的表现。否则,所谓的“信心”只是说说而已,不是真的。这种信心肤浅的所谓“基督徒”尚未得救。

这里,“仁爱”译自希腊文“αγαπη”一词。基督徒的信心主要表现在爱基督徒弟兄。耶稣说:“你们若有彼此相爱的心,众人因此就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了。”【约翰福音 13:35】这节里“彼此相爱”的“爱”也是译自“αγαπη”。

但所盼望的“义”是什么呢?我们不是已经罪得赦免,称义了吗?的确。但保罗指的是我们全无罪性的时候,那时我们将不再犯任何罪——罪性将彻底地从我们身上去掉。虽然由神生已经使我们的行为发生了重大的改变,然而我们还在等候盼望更大的义。


一点面酵

加拉太书 5:7-9 你们向来跑得好,有谁拦阻你们,叫你们不顺从真理呢?这样的劝导不是出于那召你们的。“一点面酵能使全团都发起来。”【路加福音 13:21】

这里保罗引用了面酵的寓言,耶稣在这个寓言里说:

“我拿什么来比神的国呢?好比面酵,有妇人拿来藏在三斗面里,直等全团都发起来。”【路加福音 13:20-21】

同样保罗在批评哥林多人因容纳一个犯罪的基督徒弟兄而自豪时,也把旧酵解释成具有负面意义。“你们这自夸是不好的。岂不知一点面酵能使全团发起来吗?你们既是无酵的面,应当把旧酵除净,好使你们成为新团。因为我们逾越节的羔羊基督已经被杀献祭了。所以,我们守这节不可用旧酵,也不可用恶毒(或作“阴毒”)、邪恶的酵,只用诚实真正的无酵饼。”【哥林多前书 5:6-8】


被搞糊涂了吗?

加拉太书 5:10 我在主里很信你们必不怀别样的心,但搅扰你们的无论是谁,必担当他的罪名。

这看上去似乎有点矛盾。在前面,保罗不是在表示对他们担心吗?比如:“我巴不得现今在你们那里,改换口气,因我为你们心里作难。”【加拉太书 4:20】还有:“我为你们害怕,惟恐我在你们身上是枉费了工夫。”【加拉太书 4:11】但我想他的意思是说:“鉴于我所写的这些我在主里很信你们必不怀别样的心。”

被拣选的人往往从他们受到纠正时所作出的反应而表现出来。那些属于基督的人会不可避免地跟随他。“我的羊听我的声音,我也认识他们,他们也跟着我。”【约翰福音 10:27】,这样的人也听他的使徒的声音:“我们是属神的,认识神的就听从我们。”【约翰一书 4:6】要行走正直,我们需要不断地得到纠正,但我们同时也要小心假教师,他们会“纠正”我们,使我们离开正道。

保罗在这里对假教师没有丝毫的同情,这种态度在新约里彼彼皆是。


讨厌十字架了吗?

加拉太书 5:11 弟兄们,我若仍旧传割礼,为什么还受逼迫呢?若是这样,那十字架讨厌的地方就没有了。

为什么有人会讨厌十字架的道理呢?保罗在别处写到:“因为十字架的道理,在那灭亡的人为愚拙,在我们得救的人却为神的大能。”【哥林多前书 1:18】还有:“我们却是传钉十字架的基督,在犹太人为绊脚石,在外邦人为愚拙。”【哥林多前书 1:23】

有人讨厌十字架的道理是因为它让我们放弃靠任何宗教的仪式得救。这对那些宗教精英也许尤其如此,比如伊斯兰教,他们会因此失去成员。与十字架的道理相反,墨守割礼的信息说:“你们若不按摩西的规条受割礼,不能得救。”【使徒行传 15:1】你可以把这推广为更一般的说法:“你们若不____,按____所教的的规矩____,就不能得救。”这是墨守律法教义的一个方面。


割绝

加拉太书 5:12 恨不得那搅乱你们的人把自己割绝了。

保罗在此表达了他对那些假教师的愤怒,同时也表现出了他的幽默感。割礼就是割掉阴茎前端的包皮。保罗的意思是说,如果他们觉的割礼是这么重大的一件事的话,如果神果真让救赎取决于割掉一块皮的话,那么他们干脆索性把他们的整个生殖器全割掉算了!

这不仅仅是嘲讽,也是他论证的一部分,揭露出墨守割礼的人所传的是多么愚蠢。试想一下保罗将如何说其他墨守律法的人会很有趣。比如那些认为只有受水洗才能得救的人,我想他也许会这样说:“恨不得那搅乱你们的人把自己死了。”你会如何把这用到其它墨守律法的例子上呢?


用爱心互相服事

加拉太书 5:13 弟兄们,你们蒙召是要得自由,只是不可将你们的自由当作放纵情欲的机会,总要用爱心互相服事。

墨守律法鼓励人互相仇恨。伊斯兰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但甚至在基督教之内,那些有墨守律法倾向的教派和个人也往往表现出对基督徒弟兄没有合法依据的蔑视。与之相对,爱在那些不墨守律法的人中能够更好地表现出来。我们在耶稣的事奉里看到这一原则,他不拘一切地事奉罪人,在安息日医治病人。那些墨守律法的人不但自己不愿做这样的事,而且还因他这样做指责他。

然而,从另一方面讲,我们也不能走到另一个极端,把在基督里的自由看作是犯罪的执照。彼得写到:“你们虽是自由的,却不可借着自由遮盖恶毒(或作“阴毒”),总要作神的仆人。”【彼得前书 2:16】所以,自由地去事奉吧。


至尊的律法

加拉太书 5:14 因为全律法都包在“爱人如己【利未记 19:18】这一句话之内了。

遵守律法的灵与墨守律法有一个很重要的区别,律法的灵就是爱,而墨守律法则是把人用条例和规则捆绑起来。墨守律法因为把条例和规则看得重于爱,所以往往与律法的目的相抵触。这往往是耶稣与当时的宗教精英发生冲突的原因。

所以,检验一下你生活中的例律,看看它们是增进你对邻舍的爱还是妨碍你对邻舍的爱。你对你的宗教实践是不是有碍于你爱人如己呢?

至于谁是你的邻舍,请见关于好撒玛利亚人的寓言


不要像狼那样

加拉太书 5:15 你们要谨慎,若相咬相吞,只怕要彼此消灭了。

如果人们放弃了爱的原则,结果就会毁掉家园。今天的伊拉克就是一个例子——伊斯兰教里墨守律法的不同教派放弃了爱而互相残杀。但愿这不会发生在基督徒之间,但在某种程度上,这的确有所发生。

但我们要明白保罗在这里所说的不是牧养必须做的事——批评、纠正、劝勉——我们看到保罗的信里充满了这样的内容。那么谁在相咬相吞呢?不是牧人,不是羊,而是狼。有狼混杂在基督徒里面,有些加拉太人与他们相随,成了狼群的一部分。在约翰福音第十章里耶稣把狼与盗贼相比,他说:“盗贼来,无非要偷窃、杀害、毁坏”【约翰福音 10:10】

还有,这一节里的“消灭”一词可直译为“消耗”或“用尽”。这指出,如果人们为他们墨守律法的观点而争闹,就会浪费很多本来可以用于增进爱的精力。同样,在与墨守律法主义争战的时候,不要让争战耗尽了你对基督徒弟兄的爱。


顺着圣灵而行

加拉太书 5:16-17 我说:你们当顺着圣灵而行,就不放纵肉体的情欲了。因为情欲和圣灵相争,圣灵和情欲相争。这两个是彼此相敌,使你们不能做所愿意做的。

“肉体”译自希腊文“σαρξ”一词。《新国际版》(NIV)把这个词译作“罪性”。罪性住在我们生就的肉身里,挑动我们去犯罪。保罗在罗马书第七章里拟人化地描写了他的罪性。同样,在这里他说罪性具有自己的意愿,并且其意愿与住在我们里面的圣灵的意愿相反。我们往往处在罪性与圣灵不断的争战之中,选择其中的一个。结果,好的愿望并不总是转化成完美的行为,在我们做的任何一件事里,都有罪的存在,如保罗所说:“我也知道,在我里头,就是我肉体之中,没有良善;因为立志为善由得我,只是行出来由不得我。故此,我所愿意的善,我反不作;我所不愿意的恶,我倒去作。若我去作所不愿意作的,就不是我作的,乃是住在我里头的罪作的。”【罗马书 7:18-20】

然而,顺着圣灵而行,我们就不会完全满足罪性的意愿。“放纵”译自希腊文“τελεω”一词,其意思是“完成”。所以,如果我们顺着圣灵而行,就能抑制罪性。


不在律法之下

加拉太书 5:18 但你们若被圣灵引导,就不在律法以下。

说到底,律法是为那些缺乏对邻舍的爱的人设立的,因他们需要有条例和规则来限制他们的行为。但律法的灵是爱,所以那些被圣灵引导的人会被引到爱的道上,这样的人不需要律法的限制。因为律法已成为他们的本性,所以他们不在律法之下,而在律法之上。

“弟兄们,这样看来,我们并不是欠肉体的债,去顺从肉体活着。你们若顺从肉体活着,必要死;若靠着圣灵治死身体的恶行,必要活着。因为凡被神的灵引导的,都是神的儿子。”【罗马书 8:12-14】


罪性的行为

加拉太书 5:19-21 情欲的事都是显而易见的:就如奸淫、污秽、邪荡、拜偶像、邪术、仇恨、争竞、忌恨、恼怒、结党、纷争、异端、嫉妒(有古卷在此有“凶杀”二字)、醉酒、荒宴等类。我从前告诉你们,现在又告诉你们,行这样事的人必不能承受神的国

保罗没有让那些按罪的生活方式生活的基督徒感到有永恒的保证。他还在别处说:“你们岂不知不义的人不能承受神的国吗?不要自欺!无论是淫乱的、拜偶像的、奸淫的、作娈童的、亲男色的、偷窃的、贪婪的、醉酒的、辱骂的、勒索的,都不能承受神的国。”【哥林多前书 6:9-10】还有:“因为你们确实地知道,无论是淫乱的,是污秽的,是有贪心的,在基督和神的国里都是无分的。有贪心的,就与拜偶像的一样。不要被人虚浮的话欺哄。因这些事,神的忿怒必临到那悖逆之子。”【以弗所书 5:5-6】

不幸的是,现在有很多基督徒似乎忘却了这样的警告——在布道中,在实践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那些把在基督里的自由看作是犯罪执照的基督徒,往往把这些警告当作墨守律法。在他们看来,人的得救状态与其行为没有任何关系。


圣灵所结的果子

加拉太书 5:22-23 圣灵所结的果子就是仁爱、喜乐、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实、温柔、节制。这样的事,没有律法禁止。

这些是圣灵所结的果子。遗憾的是那些受世俗观念影响的基督徒往往试图以墨守律法的方式错误地把这些概念用来评断别人。如果一个基督徒像耶稣在福音书里所讲的那样或保罗在加拉太书所讲的那样去行,他会被说成是缺乏这些特征。所以要澄清这样的误会,必须以耶稣和他的使徒们的行为作为标准来理解这些概念,而不能以世俗的肤浅观念来理解。所以,如果这个世界使你搞不清什么是一个基督徒所应有的行为和态度,那么就当以耶稣和保罗的言行为榜样,努力去做。

还有,“果子”一词在这里是单数。也就是说,圣灵所结的果子不只是这其中的某一个,而是所有这些。所以如果某个人只具有这些态度中的某一个,却没有其中的另外一些,那并不是圣灵所结的果子。


你把自己肉体的罪性钉在十字架上了吗?

加拉太书 5:24 凡属基督耶稣的人,是已经把肉体,连肉体的邪情私欲,同钉在十字架上了。

保罗类似地写到:“你们若顺从肉体活着,必要死;若靠着圣灵治死身体的恶行,必要活着。”【罗马书 8:13】这不是被动地发生在基督徒身上的事,而是基督徒主动参与的事。比如在【加拉太书 5:24】里,是谁在把肉体,连肉体的邪情私欲钉在十字架上呢?是凡属基督耶稣的人。

你若是属基督耶稣的人,就不要再效忠肉体的罪性,以及肉体的邪情私欲,而把它看作是你的敌人。这样,你今生将与你的罪性作对。你要不断地查看你的每个愿望,看它是来自罪性,还是来自圣灵。如果愿望来自罪性,就抛弃。这是基督徒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


谦卑地靠圣灵行事

加拉太书 5:25-26 我们若是靠圣灵得生,就当靠圣灵行事。不要贪图虚名,彼此惹气,互相嫉妒。

靠圣灵行事,意味着首先要让圣灵引导我们,而我们则要谦卑地顺从。“因为凡被神的灵引导的,都是神的儿子。”【罗马书 8:14】这就把我们放在服从圣灵的位置上,这就与那些自高自大的和那些嫉妒别人的人相反,那些人把他们的眼睛从基督身上挪开了。“全身都靠他联络得合式,百节各按各职,照着各体的功用,彼此相助,便叫身体渐渐增长,在爱中建立自己。”【以弗所书 4:16】


对他人的态度
之一:挽回的态度

加拉太书 6:1 弟兄们,若有人偶然被过犯所胜,你们属灵的人,就当用温柔的心,把他挽回过来。又当自己小心,恐怕也被引诱。

也就是说,如果有人有什么隐藏的罪被发现了,那么要用温柔的心把他挽回过来。但对那些明目张胆,公开犯罪,并引以为自豪的人,比如:“风闻在你们中间有淫乱的事,这样的淫乱连外邦人中也没有,就是有人收了他的继母。你们还是自高自大,并不哀痛,把行这事的人从你们中间赶出去。”【哥林多前书 5:1-2】保罗没有说要以温柔的心待他,而是说:“要把这样的人交给撒但,败坏他的肉体,使他的灵魂在主耶稣的日子可以得救。”【哥林多前书 5:5】

那些墨守律法的人往往会在每件事上都过于严厉地对待他们的基督徒弟兄,所以当他们发现某个弟兄被诱惑的时候就过于严厉地作出反应,而在这样做的时候,他们自己就犯了罪。


对他人的态度
之二:服事的态度

加拉太书 6:2 你们各人的重担要互相担当,如此就完全了基督的律法。

注意到在几节之后保罗说:“因为各人必担当自己的担子。”【加拉太书 6:5】所以他在这里说的是太重,一个人自己无法承受的重担。因为“各人不要单顾自己的事,也要顾别人的事。”【腓立比书 2:4】

基督的律法就是要彼此相爱,比如他在约翰福音里说:“我赐给你们一条新命令,乃是叫你们彼此相爱。我怎样爱你们,你们也要怎样相爱。”【约翰福音 13:34】保罗在加拉太书里也说:“因为全律法都包在‘爱人如己’这一句话之内了。”【加拉太书 5:14】墨守律法的人应该好好考虑这一点。


对自己的态度
之一:谦卑的态度

加拉太书 6:3 人若无有,自己还以为有,就是自欺了。

前一节里所指的无私其实取决于保罗在这一节所说的谦卑。注意到腓立比书也说到无私地考虑他人与谦卑的关系:

“凡事不可结党,不可贪图虚浮的荣耀。只要存心谦卑,各人看别人比自己强。各人不要单顾自己的事,也要顾别人的事。”【腓立比书 2:3-4】

谦卑是基督徒生活中最重要的品质,其它的品质都是以其为基础的

但墨守律法的人往往强调人的教训和传统。所以教派的教义和教派的领袖被过分地夸大了,而对这些的效忠成了骄傲的资本,以及基督徒间不必要的纷争的根源。

而事实上,虚己强于自负。比如,看一看耶稣,他卑微,虚己。“你们当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他本有神的形像,不以自己与神同等为强夺的,反倒虚己,取了奴仆的形像,成为人的样式。既有人的样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顺服,以至于死,且死在十字架上。”【腓立比书 2:5-8】施洗约翰是这样说他自己的事奉的:“他必兴旺,我必衰微。”【约翰福音 3:30】所以,不要让教派的分歧给基督在他的教会里所做的投下阴影。


对自己的态度
之二:负责任的态度

加拉太书 6:4-5 各人应当察验自己的行为。这样,他所夸的就专在自己,不在别人了。因为各人必担当自己的担子。

墨守律法的人往往因为那些在基督里有自由,各人可以按自己的良心去做的事论断别人。保罗在罗马书里讲论到这件事时说:

“信心软弱的,你们要接纳,但不要辩论所疑惑的事。有人信百物都可吃,但那软弱的,只吃蔬菜。吃的人不可轻看不吃的人,不吃的人不可论断吃的人,因为神已经收纳他了。你是谁,竟论断别人的仆人呢?他或站住,或跌倒,自有他的主人在。而且他也必要站住,因为主能使他站住。有人看这日比那日强;有人看日日都是一样。只是各人心里要意见坚定。”【罗马书 14:1-5】

所以在论断人的时候,基督徒首先应将其应用到自己身上。察看一下自己,看自己在多大程度上尽到了基督徒生活中应尽的责任,你是不是担起了该担的担子,是不是不必要地把自己的担子让他人去担。

保罗在衡量自己的时候说:“我们所夸的,是自己的良心,见证我们凭着神的圣洁和诚实,在世为人,不靠人的聪明,乃靠神的恩惠,向你们更是这样。”【哥林多后书 1:12】


对权威的态度
支持属灵的权威

加拉太书 6:6 在道理上受教的,当把一切需用的供给施教的人。

保罗在这里指的可能是在经济上支持施教的人这个概念。他两次引用【申命记 25:4】来支持这个原则,而且提到“主也是这样命定”的。

“就如摩西的律法记着说:‘牛在场上踹谷的时候,不可笼住它的嘴。’【申命记 25:4】难道神所挂念的是牛吗?不全是为我们说的吗?分明是为我们说的。因为耕种的当存着指望去耕种;打场的也当存得粮的指望去打场。我们若把属灵的种子撒在你们中间,就是从你们收割奉养肉身之物,这还算大事吗?若别人在你们身上有这权柄,何况我们呢?然而我们没有用过这权柄,倒凡事忍受,免得基督的福音被阻隔。你们岂不知为圣事劳碌的,就吃殿中的物吗?伺候祭坛的,就分领坛上的物吗?主也是这样命定,叫传福音的靠着福音养生。”【哥林多前书 9:9-14】

虽然他在教这个原则,保罗和巴拿巴并没有行使他们在经济上得到报酬的这个权利,免得这样做会阻碍福音。他在提摩太前书里讲到教会的长老时也说到这个原则。

“那善于管理教会的长老,当以为配受加倍地敬奉;那劳苦传道教导人的,更当如此。因为经上说:‘牛在场上踹谷的时候,不可笼住它的嘴。’【申命记 25:4】又说:‘工人得工价是应当的。【路加福音 10:7】【提摩太前书 5:17-18】

加倍地敬奉指的是尊敬和经济上的支持。

我们效法保罗的榜样,不行使这个权利。我们同时也鼓励传讲神的道的同工效法保罗的榜样。这样,他们可以像保罗在使徒行传里那样说:“我未曾贪图一个人的金、银、衣服。我这两只手,常供给我和同人的需用,这是你们自己知道的。我凡事给你们作榜样,叫你们知道,应当这样劳苦,扶助软弱的人,又当记念主耶稣的话,说:‘施比受更为有福。’”【使徒行传 20:33-35】


收与种:原则

加拉太书 6:7-8 不要自欺,神是轻慢不得的。人种的是什么,收的也是什么。顺着情欲撒种的,必从情欲收败坏;顺着圣灵撒种的,必从圣灵收永生。

换句话说,如何投资我们自己会有其必然的结果。如何使用我们的时间,我们的精力,我们的努力,都会结出某种果子。有些人嘲弄神说:“看,我犯了罪,现在不还是活得好好的吗?”也许你不会马上看到结果,但你会结果子的。所以问题在于,你想看到你的生命结出什么样的果子,有什么样的效果。如果我们把自己投资于满足我们肉身的欲望,那么其结果就是败坏;如果我们把自己投资于属灵的事,那么结果就是永生——而且不光是我们自己。


收与种:应用

加拉太书 6:9-10 我们行善,不可丧志;若不灰心,到了时候就要收成。所以有了机会,就当向众人行善,向信徒一家的人更当这样。

如果你恒心行善,那么必然会结好果子。这是一个可以信赖的原则。所以要寻找行善的机会,不但向信徒,而且向所有的人,以基督的名行善,“他为我们舍了自己,要赎我们脱离一切罪恶,又洁净我们,特作自己的子民,热心为善。”【提多书 2:14】

但为什么保罗说:向信徒一家的人更当这样呢?这是基督徒生活的重点。耶稣说:“我赐给你们一条新命令,乃是叫你们彼此相爱。我怎样爱你们,你们也要怎样相爱。你们若有彼此相爱的心,众人因此就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了。”【约翰福音 13:34-35】他在这里不是在说爱所有的人,这个命令特指的是爱基督徒弟兄姐妹。所以,在你在考虑你可以做什么善事的时候,应首先考虑你可以为信徒们做些什么。


外在的样子,之一

加拉太书 6:11 请看我亲手写给你们的字是何等的大呢。

保罗没有说他给加拉太人的信的长短,而说到他亲手写的字的大小。那么为什么他写的字会这么大呢?而这与加拉太人有什么关系呢?

我所看到的一个猜测是他第一次去加拉太的时候染上了一种眼病,样子看上去使人厌恶。这也许可以解释他为什么前面在这封信里说:“那时你们若能行,就是把自己的眼睛剜出来给我,也都情愿。这是我可以给你们作见证的。”【加拉太书 4:15】

这里保罗提醒他们,尽管他外在的样子,他们仍然接受了他。这与下一节合起来看就使我们看出他为什么会这么说。


外在的样子,之二

加拉太书 6:12 凡希图外貌体面的人都勉强你们受割礼,无非是怕自己为基督的十字架受逼迫。

保罗在前面提醒加拉太人他们接受他并不是因为他的外貌体面。事实上,尽管他的外貌令人厌恶,他们仍然接受了他。与之相反,这些假教师是肤浅的。他们所炫耀的是属肉身的事,他们主要关心的也是属肉身的事,比如割礼。

至于他们的动机,这个异端的倡导者们试图引进一种更合墨守律法的犹太人心意的基督教——一种排除十字架道理的基督教。记得保罗在前面说:“弟兄们,我若仍旧传割礼,为什么还受逼迫呢?若是这样,那十字架讨厌的地方就没有了。”【加拉太书 5:11】

“因为十字架的道理,在那灭亡的人为愚拙,在我们得救的人却为神的大能。”【哥林多前书 1:18】

所以,不要冲淡十字架的道理。如果你正确地传讲福音的话,你会不可避免地触怒某些人。这是必然的。

“不但如此,凡立志在基督耶稣里敬虔度日的也都要受逼迫。只是作恶的和迷惑人的,必越久越恶,他欺哄人,也被人欺哄。”【提摩太后书 3:12-13】


你借着什么夸口?

加拉太书 6:13-14 他们那些受割礼的,连自己也不守律法;他们愿意你们受割礼,不过要借着你们的肉体夸口。但我断不以别的夸口,只夸我们主耶稣基督的十字架;因这十字架,就我而论,世界已经钉在十字架上;就世界而论,我已经钉在十字架上。

墨守割礼的人走过了头,结果恰恰违背了律法的灵。假冒为善在墨守律法的人中很常见。耶稣在【马太福音 23:13-33】里指出了这一点,保罗也同样在罗马书里说:“你称为犹太人,又倚靠律法,且指着神夸口;既从律法中受了教训,就晓得神的旨意,也能分别是非(或作“也喜爱那美好的事”);又深信自己是给瞎子领路的,是黑暗中人的光,是蠢笨人的师傅,是小孩子的先生,在律法上有知识和真理的模范。你既是教导别人,还不教导自己吗?你讲说人不可偷窃,自己还偷窃吗?你说人不可奸淫,自己还奸淫吗?你厌恶偶像,自己还偷窃庙中之物吗?你指着律法夸口,自己倒犯律法,玷辱神吗?神的名在外邦人中,因你们受了亵渎,正如经上所记的。”【罗马书 2:17-24】

墨守割礼的人所寻求的是加拉太基督徒的认可。但从这封信的一开始保罗就说明他不求这种认可,他甚至不求其他使徒的认可。反之,从他自己坚定的信,他传讲基督的十字架的道理——基督的死、安葬、复活的重大意义,这些带来了救赎。他同样地对哥林多的基督徒说:

“弟兄们,从前我到你们那里去,并没有用高言大智对你们宣传神的奥秘。因为我曾定了主意,在你们中间不知道别的,只知道耶稣基督并他钉十字架。”【哥林多前书 2:1-2】


新造的人

加拉太书 6:15 受割礼不受割礼都无关紧要,要紧的就是作新造的人。

同样,保罗写到:“若有人在基督里,他就是新造的人。旧事已过,都变成新的了。”【哥林多后书 5:17】耶稣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见神的国。”【约翰福音 3:3】礼仪即不能拯救也不能洁净肉身。“从肉身生的就是肉身。从灵生的就是灵。”【约翰福音 3:6】或如保罗所说:“你们既靠圣灵入门,如今还靠肉身成全吗?你们是这样的无知吗?”【加拉太书 3:3】所以,从圣灵生的就顺从律法的灵,而不是在字面上顺从律法。“因为那字句是叫人死,精意是叫人活(“精意”或作“圣灵”)。”【哥林多后书 3:6b】


神的以色列民

加拉太书 6:16 凡照此理而行的,愿平安、怜悯加给他们和神的以色列民。

照此理而行就是顺着圣灵而行。“神的以色列民”就是这样行的。而这些墨守割礼的人,尽管他们生为犹太人,但并不属于“神的以色列民”。因为他们没有按照这个理行。“因为从以色列生的,不都是以色列人;”【罗马书 9:6】“惟有里面作的,才是真犹太人;真割礼也是心里的,在乎灵,不在乎仪文。”【罗马书 2:29】


结语

加拉太书 6:17-18 从今以后,人都不要搅扰我,因为我身上带着耶稣的印记。弟兄们,愿我主耶稣基督的恩常在你们心里。阿们。

保罗通过像基督那样忍受敌人的逼迫,被他们污辱,为事奉遭受他们的苦害来证明他对在十字架这个道理的忠心。在哥林多后书里,他把自己与那些假使徒(可能还是这些墨守割礼的人)作了这样的对比:

“他们是希伯来人吗?我也是。他们是以色列人吗?我也是。他们是亚伯拉罕的后裔吗?我也是。他们是基督的仆人吗?(我说句狂话)我更是。我比他们多受劳苦,多下监牢,受鞭打是过重的,冒死是屡次有的。被犹太人鞭打五次,每次四十,减去一下。被棍打了三次,被石头打了一次,遇着船坏三次,一昼一夜在深海里。又屡次行远路,遭江河的危险,盗贼的危险,同族的危险,外邦人的危险,城里的危险,旷野的危险,海中的危险,假弟兄的危险。受劳碌,受困苦,多次不得睡,又饥又渴,多次不得食。受寒冷,赤身露体。除了这外面的事,还有为众教会挂心的事,天天压在我身上。”【哥林多后书 11:22-28】

想一想你为基督受了哪些苦,而你愿意为基督受哪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