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徒行传 17:16-34

第二次差传

雅典

17:16 保罗在雅典等候他们的时候,
看见满城都是偶像,就心里着急。

17:17 于是在会堂里,与犹太人,和虔敬的人,
并每日在市上所遇见的人辩论。

17:18 还有以彼古罗和斯多亚两门的学士与他争论。
有的说:“这胡言乱语的要说什么。”
有的说:“他似乎是传说外邦鬼神的。”
这话是因保罗传讲耶稣与复活的道。

17:19 他们就把他带到亚略巴古说:
“你所讲的这新道,我们也可以知道吗?

17:20 因为你有些奇怪的事,传到我们耳中。
我们愿意知道这些事是什么意思。”

17:21 (雅典人和住在那里的客人都不顾别的事,
只将新闻说说听听。)

17:22 保罗站在亚略巴古当中,说:
“众位雅典人哪,我看你们凡事很敬畏鬼神。

17:23 我游行的时候,观看你们所敬拜的,
遇见一座坛,上面写着‘未识之神’。
你们所不认识而敬拜的,我现在告诉你们:

17:24 创造宇宙和其中万物的神,
既是天地的主,就不住人手所造的殿,

17:25 也不用人手服事,好像缺少什么。
自己倒将生命、气息、万物,赐给万人。

17:26 他从一本造出万族的人
(“本”有古卷作“血脉”),
住在全地上,并且预先定准他们的年限和所住的疆界。

17:27 要叫他们寻求神,
或者可以揣摩而得,
其实他离我们各人不远。

17:28 我们生活,动作,存留,都在乎他,
就如你们作诗的,有人说:
‘我们也是他所生的。’

17:29 我们既是神所生的,
就不当以为神的神性像人用手艺、
心思所雕刻的金、银、石。

17:30 世人蒙昧无知的时候,
神并不监察,如今却吩咐各处的人都要悔改。

17:31 因为他已经定了日子,
要借着他所设立的人按公义审判天下,
并且叫他从死里复活,
给万人作可信的凭据。”

17:32 众人听见从死里复活的话,
就有讥诮他的,又有人说:
“我们再听你讲这个吧。”

17:33 于是保罗从他们当中出去了。
17:34 但有几个人贴近他,信了主,
其中有亚略巴古的官丢尼修,
并一个妇人,名叫大马哩,还有别人一同信从。


注释

第16节 我们不应该对社会里的罪感到舒服,或无动于衷。这些罪应该让我们心里着急。那才是正确的情绪反应,就如那让神心里焦急一样。“我为你的殿心里焦急,如同火烧。”【约翰福音 2:17b】

第17节 于是……辩论”表明因为看到社会上的罪使他着急,激起了他在这里传福音。有没有什么激起你去传福音呢?我们再次注意到,保罗先从犹太人开始,然后是虔敬的外邦人。今天,应该先给其他基督徒传福音。因为基督徒中有很多笃信宗教的人,他们还没有把他们的信应用于生活。有很多“基督徒”,他们还没有关于我们的主和救主的能够使人的救的知识,还没有由圣灵生。但保罗也在市上遇见的人传福音。这就包括不信宗教,但有哲学头脑的人。

第18节 以彼古罗门派的哲学使他们有追求享乐的生活方式,不否认众神的存在,但认为众神对人的生活不感兴趣;而斯多亚门派的哲学使他们对欢乐或痛苦无动于衷,强调人的理性能力和个人的自给自足。但保罗的信息不同于这些人类的价值观。在给哲学类型的人传福音时,我们不需要简单地辩论某些哲理的好与坏。就如给任何任传讲福音一样,我们要陈述构成我们信仰的基础,就是关于耶稣的历史事实和他的复活。

第19-21节 保罗找到一扇为福音打开的门,因为福音对那些寻求新思想的人来说,是一个新思想。于其把不情愿的人拽到教会听讲道,不如看看今天我们如何使人产生好奇,激励他们去更进一步地探究福音。

第22节 他在亚略巴古讲道。亚略巴古是战争之神,保罗要在这里与那个时代的哲学家们作战。“很敬畏鬼神”译自西腊文“δεισιδαιμονεστηρος”,《钦定译本》把这个词译作“too superstitious”(太迷信),但这个词可以是褒意,也可以是贬意。用于褒意时,其意思是“敬畏鬼神,虔诚的,笃信宗教的”;用于贬意时,其意思是“迷信”。因为这种模棱两可,保罗选这个词很好地表达了他的意思。

第23节 雅典人看上去如此笃信宗教,和如此地信多神教,以至他们还给‘未识之神’筑了一座坛,唯恐把哪尊神祇落掉了。但这给保罗提供了一个把福音与他们的文化联系起来的契机,告诉雅典人他们所不知道的真神。今天,很多人寻求他们所不明白的东西。因为在寻找生命中的满足时,他们没有意识到,他们所寻找的只能在基督里才能找到。

第24节 保罗从他们所想的开始,而不是就像对犹太人那样对他们讲话。这是得当的。这样的做法才合理。我们在与周围的人说话时,也应该纠正他们对神的错误观念。

猛一看,我们也许会觉得神不住在殿里与耶路撒冷的殿被看作是神的居所矛盾(“人指着殿起誓,就是指着殿和那住在殿里的起誓。”【马太福音 23:21】)。但在那个殿的落成仪式上,所罗门祷告说:“神果真住在地上吗?看哪,天和天上的天尚且不足你居住的,何况我所建的这殿呢?”【列王记上 8:27】所罗门还多次说到天是神的居所。但我想,这节经文进一步澄清了这一点:“他们用火焚烧你的圣所,亵渎你名的居所,拆毁到地。”【诗篇 74:7】殿是神的名的居所,不是神自己的居所。殿代表神在地上的存在。今天,这相当于基督徒们。

“岂不知你们的身子就是圣灵的殿吗?这圣灵是从神而来,住在你们里头的。并且你们不是自己的人。”【哥林多前书 6:19】

“各(或作“全”)房靠他联络得合式,渐渐成为主的圣殿。”【以弗所书 2:21】

因此我们又有新约里的佯谬说,我们基督徒作为神的殿,神住在我们里面,但神又是无所不在的。因为这与保罗在这里所说的住有不同的意义。

第25节 同样,神不用人手服事,然而,神的确要我们用心灵和诚实拜他,喜悦我们属灵的事奉。(“所以弟兄们,我以神的慈悲劝你们,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是圣洁的,是神所喜悦的。你们如此事奉,乃是理所当然的。”【罗马书 12:1】)但拜偶像的人拜他们的“神”,好像他们的神依赖他们的服事,就如以色列人驮着他们的金牛犊一样。把神看作是依赖我们来给他提供他所需要的,这是很傻的。以赛亚在以赛亚书第四十四章里嘲笑拜偶像的人说:

“他砍伐香柏树,又取柞(或作“青桐”)树和橡树,在树林中选定了一棵。他栽种松树,得雨长养,这树,人可用以烧火;他自己取些烤火,又烧着烤饼。而且做神像跪拜,做雕刻的偶像向它叩拜。他把一分烧在火中,把一分烤肉吃饱。自己烤火说:‘啊哈!我暖和了;我见火了。’他用剩下的作了一神,就是雕刻的偶像;他向这偶像俯伏叩拜,祷告它说:‘求你拯救我;因你是我的神。’”【以赛亚书 44:14-17】

第26-27节 在现代译本作为基础的古卷里,“一本”没有“本”。但于其简单地译成“一”,很多译本选择将其译成“一人”。但保罗在这里要说的就是共同起源这个概念。雅典人自认他们更优越,不同于其他人。纵观历史,这种态度在种族主义者中很普遍。但事实上,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起源。很多犹太人也是种族主义者,他们根据遗传基因,认为他们比外邦人更优越。因此,共同起源的概念是两刃剑。

保罗还说到神有定准我们何时在何地生活的主权。为什么你生在这个世代而不是另一个世代?为什么你生在某个地方而不是另一个地方?因为神根据情况为我们做了这些选择,使我们可能寻求神,并最终找到神!你的境况是如何使你寻找神的?

“要叫他们寻求神,或者可以揣摩而得,”这与宿命论哲学形成对比,比如今天有些基督徒为了在宿命论方面与归正神学保持一致,他们所传的,其中把人看作只是提线木偶。为什么神要让你在某时生在某地呢?为了你有可能寻求神,并找到神。这里重要的一点就是神要你寻求他。如果你寻求神,并不意味着你一定能找得到神。“但你们在那里必寻求耶和华你的神。你尽心尽性寻求他的时候,就必寻见。”【申命记 4:29】否则也许找不到。这个词在《新国际版》(NIV)里是“perhaps”(也许)。在《新钦定译本》(NKJV)里,这个词从字面上被译作“in the hope that”(以期)。神以他的主权在这一点上限制他自己的主权。(你加尔文主义者是谁,竟说神不能这样做?)神以神的主权给人自由意识,去寻求神。尽心尽性寻求神,就必寻见。

第28节 保罗其实引用了两首希腊诗人的诗。第一首引自归功于革哩底诗人埃庇米尼得斯(公元前600年)的绝句。这首诗最先出现在他的诗革哩底卡,后来为了纪念他的父亲,被放在宙斯的儿子米诺斯的嘴唇上:

他们为你建造了一座坟墓,神圣的至高者——
革哩底人常说谎话,乃是恶兽,又馋又懒。
但你并没有死; 你活着且永远存在,
我们生活,动作,存留,都在乎你

有意思的是,保罗在提多书里引用了这首诗的前半部说:“有革哩底人中的一个本地先知说:‘革哩底人常说谎话,乃是恶兽,又馋又懒。’”【提多书 1:12】

第二首出自基利家诗人阿拉托斯(公元前315-240年)“我们每人在各方面都在于宙斯,因为我们也是他的后代《物象5》;也见于克里安西斯(公元前331-233年)写的《宙斯的赞美诗》,第四行。

这当然不是说他把神等同于宙斯,也不是说他完全同意这些诗人。他只是在试图向他们展示,他的信息的某些方面其实与他们自己的概念相去不远。传福音的原理:了解你的听众。基督徒应该熟悉他们要救的人的想法和思路。基督不是也成了一个人,在罪人中事奉吗?有些信心软弱的人也许会害怕在面对世界的哲理时,他们的信会分崩离析。虽然其它宗教,比如伊斯兰教,无法面对审查,甚至用死来威胁那些挑战它的人,然而符合圣经的基督教在面对敌人的猛攻,仍如无瑕疵的羔羊站在那里,对各种怀疑都完全开放。

保罗说“我们也是他所生的”指的是创造者与被造物的关系,不是神与基督徒作为神的儿女所固有的特殊关系。

第29节 我们是按照神的形像被造的,希腊人在把他们的众“神”拟人化时,甚至也在某种程度上肯定了这一点。但从逻辑上讲,如果人像神,那么神就与金、银、石这类东西很不相同。我可以想象,这些希腊哲学家们这时会感到有点不自在,因为虽然他们自认为在哲学上很高超,却被暴露出他们忽略了这些基本事实。

第30-31节 悔改是福音信息的一个重要部分。坏消息在好消息之前。但有意思的是在此之前,神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这种过犯。他的意思是说在此之前,神没有让外邦人为他们的罪负责,而现在神要让他们负责了吗?保罗在这里没有明确说明他的意思是什么。但我推测,他的意思是在此之前,神没有像他对以色列人那样,明确地要求外邦人从他们拜偶像的罪悔改。我进一步推测,人是在相对蒙昧无知的时候犯有些罪的,罪败坏了他们的心,但罪就是罪,是要受到审判的。事实上,摩西律法的大部分是关于在无知的时候犯的罪。有可能,在福音传到外邦人的时代之前,外邦人因无知犯的罪被饶恕,但他们违背他们的良心犯的罪将被定罪,(故意犯罪)。但现在,神把更多的显示给我们,我们因此要负更多的责。一个类似的事就是在离婚后重新结婚。在犹太人中,在耶稣之前这是被允许的。但耶稣揭示出这是犯通奸罪,所以衡量基督徒的标准更高,因为给他们显示的更多。(另见圣经里一些有关婚姻、离婚与通奸的基本原则)知识在不负责人的手里可以导致毁灭。

当神下命令时,意味着那些接受命令的人能够服从命令。在这里,命令是下给“各处的人”,每个人都必须悔改。所有听的人都能悔改。福音的信息不只是为少数几个被拣选的人。福音的信息是为各处的每个人。因为审判将来到整个世界,只有那些信了,悔改的人将幸免。审判世界的将不是父神,因为他把所有这些交给了他的儿子,就是耶稣基督,万有的主。(“父不审判什么人,乃将审判的事全交与子,”【约翰福音 5:22】)但他愿意万人得救,明白真道。

然而这是很多命题式的真理。人们根据什么相信耶稣基督的确如保罗所说的呢?耶稣从死里复活证明了福音。耶稣从死里复活是福音信息的重要部分。因为神不希望或要求人用迷信来信他。神是讲道理的。他用神迹肯定福音信息,其顶峰就是复活。

第32-34节 但是,很多人正是因为神迹的概念断然拒绝福音,没有做进一步的调查。他们断然的拒绝和讥诮显露出缺乏客观性,而客观性是更严肃认真的怀疑所应有的。我猜测,他们因保罗说的话感到羞辱,就等着保罗说什么他们可以讥诮的。在你给别人说他们的罪时,往往会这样。对大多数人来讲,无论你说得多么有道理,他们都要找到些原因来嘲笑和拒绝你。

但若认为保罗在这里失败了则是一个错误。因为在这些哲学精英中,有些还想再听。事实上其中有些人后来信了,比如丢尼修,亚略巴古的一个官。优西比乌后来写到哥林多教会的主教,他在大约公元166年提到丢尼修,说他后来在雅典担任了主教职位。这样一个批注很有意思,因为它还证实的确在雅典建立起了教会。但很多人认为保罗在雅典失败了,以抵毁他的信息和他在这里传福音的方式,这种方式使得一些在哲学上或护道上软弱的基督徒不爽。


2023年12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