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English 繁體中文

彼得前书
2:1-12

洁净:成熟和事奉

因看到神赋于我们的目的

2:1 所以,你们既除去一切的恶毒(或作“阴毒”)、
  诡诈并假善、嫉妒和一切毁谤的话,

2:2 就要爱慕那纯净的灵奶,像才生的婴孩爱慕奶一样,
  叫你们因此渐长,以致得救。


2:3 你们若尝过主恩的滋味,就必如此。
2:4 主乃活石,固然是被人所弃的,
  却是被神所拣选、所宝贵的。

2:5 你们来到主面前,也就像活石,被建造成为灵宫,作圣洁的祭司,
  借着耶稣基督奉献神所悦纳的灵祭。


2:6 因为经上说:
  “看哪,我把所拣选、所宝贵的房角石安放在锡安,
  信靠他的人必不至于羞愧。”
(【以赛亚书 28:16】)

2:7 所以,他在你们信的人就为宝贵,
  在那不信的人有话说:
  “匠人所弃的石头,已作了房角的头块石头。”
(【诗篇 118:22】)

2:8 又说:“作了绊脚的石头,跌人的磐石。”(【以赛亚书 8:14】)

  他们既不顺从,就在道理上绊跌(或作“他们绊跌都因不顺从道理”);
  他们这样绊跌也是预定的。

2:9 惟有你们是被拣选的族类,
  是有君尊的祭司,是圣洁的国度,
  是属神的子民,
  要叫你们宣扬那召你们出黑暗,
  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

2:10 你们从前算不得子民,现在却作了神的子民;
  从前未曾蒙怜恤,现在却蒙了怜恤。

以在社会中的好行为来荣耀神

2:11 亲爱的弟兄啊,你们是客旅,是寄居的。
  我劝你们要禁戒肉体的私欲,这私欲是与灵魂争战的。


2:12 你们在外邦人中,应当品行端正
  叫那些毁谤你们是作恶的,
  因看见你们的好行为,
  便在鉴察的日子(“鉴察”或作“眷顾”),归荣耀给神。


问题讨论

第1节 这些特争有什么共同点?
第2节 什么是属灵的成熟?
圣经在属灵的成长中起什么作用?
第3节 你认为他在这里指的是哪种经历?
第4-10节 神给基督徒分派了什么样的角色?
这如何能够激励基督徒的成长?
在这一段中几种不同的建造者是谁?
每一个建造者所建的是哪种房屋?
第5节 灵祭是什么(罗马书 12:1)?
第8节 基督是以何种方式使有些人跌倒的?
从这一节看,我们可以以何种方式与基督认同?
第12节 如何解释这一节与比如马太福音 6:5,6】;【箴言 27:2之间的冲突?
这一段所强调的是拯救非基督徒,还是神将被荣耀?

注释

除去一切的邪恶

彼得前书 2:1 所以,你们既除去一切的恶毒(或作“阴毒”)、诡诈并假善、嫉妒和一切毁谤的话,

考虑这几种。对其中的每一种,个人必须检验自己,看如何从错误的态度、行动、行为或生活方式的选择上悔改。

恶毒不只是不爱某人,而是愿他们倒霉。现代对“恨”一词的使用已太含糊,很难用来准确地描述一个概念。你也许会“恨”菠菜,但与希特勒“恨”犹太人却毫不相同。一个说的是喜好,一个说的则赤裸裸的恶毒。现在有些人声称神恨罪人,因为他们是神的仇敌。但事实上神爱他的仇敌,并命令我们爱我们的仇敌,尽管我们也许不愿与他们在一起。

不要把诡诈与有礼貌混为一谈。圣经命令我们要管住我们的舌头,因此不能心里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因为“多言多语难免有过;禁止嘴唇是有智慧。”【箴言 10:19】“寡少言语的有知识,性情温良的有聪明。愚昧人若静默不言,也可算为智慧。闭口不说,也可算为聪明。”【箴言 17:27-28】但诡诈是故意让人误解。的确,耶稣说话的方式有时会被人误解。但他的意愿不是要使人误解。但那不只是对别人诚实,还包括不欺骗自己。比如,“我们若说自己无罪,便是自欺,真理不在我们心里了。”【约翰一书 1:8】

假善与诡诈相随。假善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人欺骗了自己的结果——说一套,而做另一套。那些高傲,喜欢荣耀位置的人特别容易陷入其中,这就是为什么这种特征在政客和宗教精英身上很明显。耶稣在马太福音第二十三章里说:“你们这假冒为善的文士和法利赛人有祸了!”这在历史上一直是那些自认为道德高尚的人的特征。也许如果不要太在乎别人对你的看法,诚实地按你所信的去做,挣来荣耀而不是沽名钓誉,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这种恶。

嫉妒在今天受到高度的鼓励,其原因多与所罗门注意到的相同:“我又见人为一切的劳碌和各样灵巧的工作,就被邻舍嫉妒。这也是虚空,也是捕风。”【传道书 4:4】嫉妒在我们今天所在的这个无价值,贪婪的世界里很盛行。从圣经的出发点看,贪婪不过是赤裸裸的拜偶像。“所以要治死你们在地上的肢体,就如淫乱、污秽、邪情、恶欲和贪婪,贪婪就与拜偶像一样。”【歌罗西书 3:5】工作和成就如果是拜偶像的结果,其实就无异与巴别塔,它们将像草,人的永恒不能从它们得益。再者,贪婪会导致其它的罪,比如偷盗和奸淫,甚至杀人。战争就是因为人对邻舍的嫉妒开始的。那些嫉妒的人就失去了知足的能力。

毁谤基本上就是作假见证陷害邻舍的意思。虽然更准确地说这个词译自希腊文“καταλαλια”一词,直译过来就是诽谤的意思。也就是说作假见证陷害邻舍,为了要毁坏他们的名誉。从他说:“一切”我们可以看到毁谤有多种不同的形式。保罗告诉提多要提醒基督徒许多事,其中包括:“不要毁谤,不要争竞,总要和平,向众人大显温柔。”【提多书 3:2】


渴慕神的道

彼得前书 2:2-3 就要爱慕那纯净的灵奶,像才生的婴孩爱慕奶一样,叫你们因此渐长,以致得救。你们若尝过主恩的滋味,就必如此。

已经得救的人对神的道有一种固有的渴望。所以一个人得救状态的一个指针就是看他是不是以付之于应用的态度按时学习圣经。对基督徒的成长来说首要的是学习圣经,不学习圣经就无法有灵里的成长。从学习圣经得出应用表明一个人已经掌握了圣经的真理。就如在学校里人先学事实,然后学如何应用这些事实,基督徒生活也同样。

当心有些人所陷入的某种以对基督的存在主义的经历来取代圣经的趋势。成长是通过学习圣经得来的,而不只是通过“经历”得来的。虽然符合圣经的基督教包含这两方面,但许多人放弃圣经,用一种他们所能“感受”得到的新时代的耶稣来取而代之,并进而按他们自己的形像造出这样一个“耶稣”来,造出他们自己的教义。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有圣经——保证我们所经历的基督是一个符合圣经的基督,而不是一个偶像。

从最基本的开始。什么是信的基础?什么是福音的基本元素?基督徒的生活是由什么构成的?保罗在写信给不成熟的哥林多基督徒时说:“我是用奶喂你们,没有用饭喂你们。那时你们不能吃,就是如今还是不能。”【哥林多前书 3:2】在还没有掌握基本的真理,并将其付之于应用之前,不要在高深的神学问题上钻牛角尖。要明白你需要成熟,甚至去教别人。希伯来书说:“看你们学习的工夫,本该作师傅,谁知还得有人将神圣言小学的开端,另教导你们。并且成了那必须吃奶,不能吃干粮的人。”【希伯来书 5:12】因此要去这样做!“凡只能吃奶的,都不熟练仁义的道理。因为他是婴孩。惟独长大成人的,才能吃干粮,他们的心窍,习练得通达,就能分辨好歹了。”【希伯来书 5:13-14】

还要明白不是所有尝到神的道的滋味的人都已经真正得救。从他们所结的果子你可已认出他们。并要当心,因为“论到那些已经蒙了光照,尝过天恩的滋味,又于圣灵有分,并尝过神善道的滋味,觉悟来世权能的人,若是离弃道理,就不能叫他们从新懊悔了。因为他们把神的儿子重钉十字架,明明地羞辱他。就如一块田地,吃过屡次下的雨水,生长菜蔬合乎耕种的人用,就从神得福。若长荆棘和蒺藜,必被废弃,近于咒诅,结局就是焚烧。”【希伯来书 6:4-8】


活石

彼得前书 2:4-5 主乃活石,固然是被人所弃的,却是被神所拣选、所宝贵的。你们来到主面前,也就像活石,被建造成为灵宫,作圣洁的祭司,借着耶稣基督奉献神所悦纳的灵祭。

活的,有生命的东西与石头有鲜明的对比。如果你让别人给你几个没有生命的东西的例子,一个很明显的答案就是石头。在别人要求耶稣禁止他的门徒们赞美他的时候,他也用到了石头有生命这个奇怪的说法,他回答说:“我告诉你们,若是他们闭口不说,这些石头必要呼叫起来。”【路加福音 19:40】然而他所说的的确成了现实。活石的确呼叫出他的赞美,直至今日。

但从哪种意义上说耶稣和基督徒像石头呢?其一就是石头是杀不死的,很难朽坏或毁灭,不像木头或草秸。“这世界和其上的情欲都要过去,惟独遵行神旨意的是永远常存。”【约翰一书 2:17】另一件就是石头不易变形。在今天的后现代的主观主义里,圣徒们常常能从他们在基本的教义上不轻易更改立场上看出。他们的立场不是基于观点或想法,而是基于圣经里清析有力的陈述。

石头不但可比喻我们,石头还可用来建造房屋。“这样,你们不再作外人和客旅,是与圣徒同国,是神家里的人了。并且被建造在使徒和先知的根基上,有基督耶稣自己为房角石。各(或作“全”)房靠他联络得合式,渐渐成为主的圣殿。你们也靠他同被建造,成为神借着圣灵居住的所在。”【以弗所书 2:19-22】

但圣徒作祭司又是怎么回事呢?看来虽然基督是我们的大祭司,我们也是祭司,就如基督是头块活石,我们也是活石一样。如果你想一想,这是有道理的,因为祭司就是代人向神恳求。这不光是祷告。因为得救是靠信基督,“除他以外,别无拯救,”【使徒行传 4:12a】“信道是从听道来的”【罗马书 10:17a】所以我们就负有传递信息的责任,世上各处人的得救部分取决于我们。我们是神的代表,为要传递神的道,使迷失的罪人得救。这就是我们作祭司要起的作用。

那么什么是“灵祭”呢?就是我们的信的应用。把我们的信放到行动中。保罗写到:“所以弟兄们,我以神的慈悲劝你们,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是圣洁的,是神所喜悦的。你们如此事奉,乃是理所当然的。”【罗马书 12:1】


房角石,绊脚石

彼得前书 2:6-8 因为经上说:

“看哪,我把所拣选、所宝贵的房角石安放在锡安,信靠他的人必不至于羞愧。”【以赛亚书 28:16】
所以,他在你们信的人就为宝贵,在那不信的人有话说:
“匠人所弃的石头,已作了房角的头块石头。”【诗篇 118:22】
又说:“作了绊脚的石头,跌人的磐石。”
【以赛亚书 8:14】
他们既不顺从,就在道理上绊跌(或作“他们绊跌都因不顺从道理”);他们这样绊跌也是预定的。

犹太人的领袖们拒绝基督——甚至今天大部人犹太人还拒绝基督——但这不但不能抵毁福音的信息,事实上反而肯定了福音的信息。因为经上预言建造耶路撒冷的匠人将弃绝弥赛亚。“却向以色列两家作绊脚的石头,跌人的磐石。向耶路撒冷的居民,作为圈套和网罗。”【以赛亚书 8:14】“他被藐视,被人厌弃,多受痛苦,常经忧患。他被藐视,好像被人掩面不看的一样。我们也不尊重他。”【以赛亚书 53:3】

他们为什么要拒绝他呢?到底为什么大部分人要拒绝基督呢?高傲。基督羞辱高傲的人。神命定了福音,安排了环境,使高傲的人注定要绊跌。他们注定要不顺从福音的信息。但如果高傲的使自己谦卑,那么这将不是他们的归宿。保罗的命运就经历了这样的改变。虽然神预定了高傲的人的归宿,但每个人成为哪一类将由自己的选择决定。


有君尊的祭司

彼得前书 2:9-10 惟有你们是被拣选的族类,是有君尊的祭司,是圣洁的国度,是属神的子民,要叫你们宣扬那召你们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你们从前算不得子民,现在却作了神的子民;从前未曾蒙怜恤,现在却蒙了怜恤。

我们可以从这里看出彼得不只是在给犹太基督徒说这些。犹太人,作为犹太人,从他们一开始就是神所拣选的一类。神选择他们来把他的道一代代传下去,通过他们来描绘神的道,并为神的道——耶稣基督,弥赛亚,神的儿子——的到来提供一个环境。但选择他们的目的与基督徒不同。彼得在这里说基督徒作为一类从前不是神的子民,但现在是神的子民。因为基督徒作为一类是被拣选的,是有君尊的祭司,是被拣选的国度。在摩西律法之下被拣选的犹太国,通过把他们的罪性与律法作对比,显示出救主的必要性。但现在基督徒,作为神所拣选的子民,可以宣告神的赞美,因为神给了我们一位救主,把我们从我们应受的惩罚里拯救出来,并使我们能够看到以前被隐藏的——旧约里的奥秘。因为“这道理就是历世历代所隐藏的奥秘,但如今向他的圣徒显明了。”【歌罗西书 1:26】


禁戒肉体的私欲

彼得前书 2:11 亲爱的弟兄啊,你们是客旅,是寄居的。我劝你们要禁戒肉体的私欲,这私欲是与灵魂争战的。

“因为情欲和圣灵相争,圣灵和情欲相争。这两个是彼此相敌,使你们不能作所愿意作的。”【加拉太书 5:17】基督徒应对罪性的欲望养成一种陌生的,不自在的,不熟悉的感觉。罪性的欲望就像住在我们肉身里的敌人一样。事实上保罗在罗马书第七章里表达了一个对在他里面的这种欲望的态度,这些欲望本身似乎被拟人化,像是住在他肉身里的陌生人。这里的挑战是我们对我们自己是如此的熟悉,以至自然地对来自我们肉身的欲望感到舒适。否认这种罪性的欲望的存在,缺乏与这种欲望的争战,表明一个人是顺从肉身的欲望而行。但顺从圣灵而行则像打仗一样。“凡属基督耶稣的人,是已经把肉体,连肉体的邪情私欲,同钉在十字架上了。”【加拉太书 5:24】这不是令人愉快的。自制对我们的洁净是必不可少的。如过你不有意地去控制自己,罪就会控制你。

这个争战是在我们的头脑,愿望,情感的范畴里,心里对我们的希望和欲望的态度,以及在灵的范畴里,关于一个人的良心和直觉。因为一个人要洁净自己的认识,必须以应用神的道的愿望和自制,以心里的正确态度,使自己的欲望和心里的倾向顺从神的道,把我们的盼望放在神的应许上,而不把希望放在神没有保证的事上,造就一个健康的良心,“习练得通达,就能分辨好歹了。”【希伯来书 5:14b】

因为我们肉体的软弱,所以要避免导致犯罪的事。如果一个人易醉酒,就不要去酒馆!如果一个人高傲,就不要把自己的成就归于自己,要避免出头露面,不要自夸或寻求别人的夸赞。如果一个人贪婪,就实践慷慨大方,逐渐习惯于把攥在自己手里的东西给别人。对基督徒来说,如果我们不自制,神会来管教我们的。

“‘因为主所爱的他必管教,又鞭打凡所收纳的儿子。’你们所忍受的,是神管教你们,待你们如同待儿子。焉有儿子不被父亲管教的呢?管教原是众子所共受的,你们若不受管教,就是私子,不是儿子了。再者,我们曾有生身的父管教我们,我们尚且敬重他,何况万灵的父,我们岂不更当顺服他得生吗?生身的父都是暂随己意管教我们;惟有万灵的父管教我们,是要我们得益处,使我们在他的圣洁上有分。凡管教的事,当时不觉得快乐,反觉得愁苦,后来却为那经练过的人,结出平安的果子,就是义。”【希伯来书 12:6-11】


好行为的见证

彼得前书 2:12 你们在外邦人中,应当品行端正,叫那些毁谤你们是作恶的,因看见你们的好行为,便在鉴察的日子(“鉴察”或作“眷顾”),归荣耀给神。

耶稣说:“你们的光也当这样照在人前,叫他们看见你们的好行为,便将荣耀归给你们在天上的父。”【马太福音 5:16】即使这种回应在今生有可能不会发生。事实上彼得在这里暗示了一个谚语:“好心不得好报。”,或如大卫所写:“他们向我以恶报善,以恨报爱。”【诗篇 109:5】这也是基督所经历的。但是,“祸哉,那些称恶为善,称善为恶,以暗为光,以光为暗,以苦为甜,以甜为苦的人。”【以赛亚书 5:20】

至于公开你的善行,注意到耶稣在说到当时的宗教精英时说:“他们一切所做的事都是要叫人看见,”【马太福音 23:5a】耶稣还告诉我们说:“你们要小心,不可将善事行在人的面前,故意叫他们看见。”【马太福音 6:1】这句话看上去好像是与前面提到的【马太福音 5:16】相矛盾的,但事实上他在这里说的是动机。我们应该专心行善,而不是故意去让别人看到我们生活得多么好。“要别人夸奖你,不可用口自夸;等外人称赞你,不可用嘴自称。”【箴言 27:2】


2022年01月14日